[發明專利]一種沖壓件整形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526005.3 | 申請日: | 2013-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514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05 |
| 發明(設計)人: | 孫書郁;竇鐵勇;陶永;常新;戴增亮;李言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37/10 | 分類號: | B21D37/10;B21D3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達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071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沖壓 整形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模具結構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沖壓件整形模具。
背景技術
沖壓工藝主要包括沖裁、彎曲、剪切、拉深、脹形、旋壓、整形等工藝,其中整形工藝是利用既定的整形模具對產品的外形進行二次修整。例如在汽車沖壓生產中,汽車的外覆蓋件結構較為復雜,通常要進行整形工藝,以使外覆蓋件滿足設計要求。
對于一些汽車具有復雜型面的外覆蓋件,例如側板、翼子板、車頂、車尾行李箱蓋、門板等,一般都具有負角的部分,在對這些外覆蓋件進行整形時,需要通過設置在整形模具內的斜楔機構來實現對負角部分的向上整形。斜楔機構包括斜楔塊和滑塊,滑塊具有與斜楔塊的施力斜面相接觸的受力斜面,以及具有與沖壓件的整形部整形后的表面相同的調整面,在整形模具合模時,斜楔塊的運動驅動滑塊運動,滑塊在運動時逐漸接觸沖壓件的整形部,完全合模時,通過滑動實現對沖壓件整形部的角度調節。但是當負角的角度為15°時,由于滑塊是由斜楔塊驅動的,滑塊與斜楔塊之間的相對運動會出現卡滯、頓挫的現象,因此使得滑塊難以實現對沖壓件的向上大角度(負角大于15°)調整。為了實現向上大角度調整,現有技術還提供了一種旋轉機構,通過旋轉機構旋轉沖壓件的沖壓角度進行旋轉,當滿足斜楔沖壓角時便可實現向上大角度調整,但是這樣無疑是增加了工序步驟,使得沖壓件的制作時間增長,進而增加了沖壓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沖壓件整形模具,不但可以實現對沖壓件的向上大角度調整,而且還可以降低沖壓成本。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實施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沖壓件整形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設有上模沖頭,所述上模沖頭設有與沖壓件中整形部整形后的上表面相同的上調整面,所述下模座滑動設有下模沖頭,所述下模沖頭連接有驅動其滑動的第一氮氣彈簧,所述下模沖頭設有與所述沖壓件中整形部整形后的下表面相同的下調整面;所述第一氮氣彈簧用于驅動所述下模沖頭滑動并向所述上模沖頭靠攏,并在合模時使所述下調整面和所述上調整面相互配合貼緊所述沖壓件的整形部。
具體地,所述第一氮氣彈簧的活塞桿連接所述下模沖頭,且所述第一氮氣彈簧固定在所述下模座內。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氮氣彈簧通過液壓管連接有第二氮氣彈簧,所述第二氮氣彈簧設置在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之間,在合模時,所述第二氮氣彈簧的活塞桿被壓縮。
可選地,所述第二氮氣彈簧固定在所述下模座上,在合模時,所述上模座壓縮所述第二氮氣彈簧的活塞桿。
進一步地,所述下模座中沿傾斜方向設有第一滑槽,所述下模沖頭滑動設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內,所述第一氮氣彈簧固定在所述第一滑槽的底部。
進一步地,所述下模沖頭包括第一滑塊和第一鑲塊,所述第一滑塊滑動設在所述第一滑槽內,所述第一滑槽具有相對的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所述第一滑塊靠近沖壓件的部固定所述第一鑲塊,所述第一鑲塊設有所述下調整面。
進一步地,所述上模座中沿水平方向設有第二滑槽,所述上模沖頭滑動設置在所述第二滑槽內,所述上模沖頭連接有驅動部,在合模時,所述上模沖頭在所述驅動部的驅動下相對于所述上模座水平移動,并逐漸與所述下模沖頭靠攏。
進一步地,所述上模沖頭包括第二滑塊和第二鑲塊,所述第二滑塊滑動設在所述第二滑槽內,所述第二滑塊中靠近所述第一側面的部位固定所述第二鑲塊,所述第二鑲塊上設有所述上調整面,所述第二滑塊中遠離所述第一側面的一側設置所述驅動部。
具體地,所述驅動部包括:
施力部,所述施力部由所述第一滑槽的第二側面形成;
受力部,所述受力部由所述第二滑塊的工作斜面形成,具體地,所述第二滑塊為斜楔塊,所述斜楔塊中設有與所述第二側面相對的工作斜面,所述工作斜面的傾斜方向與所述第一滑塊滑動的方向相同;
在所述上模座向下運動時,所述斜楔塊的工作斜面抵靠所述第二側面,并在所述第二側面的作用下相對于所述上模座水平移動。
此外,所述第一滑槽內設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滑塊運動的第一限位機構,所述第二滑槽內設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二滑塊運動的第二限位機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2600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