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用于華北平原土壤的玉米復合肥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525792.X | 申請日: | 2013-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015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26 |
| 發明(設計)人: | 劉大衛 | 申請(專利權)人: | 界首市聚豐家庭農場 |
| 主分類號: | C05G1/00 | 分類號: | C05G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6500***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于 華北平原 土壤 玉米 復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化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適用于華北平原土壤的玉米復合肥。
背景技術
玉米是我國主要的糧食產品,在對玉米施肥時,針對不同土壤所需的營養元素種類、數量和比例是多樣的。因此,在不同的土壤環境下,其配方和使用方法也不盡相同,由于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的土壤成分也存在很大差異,其中,華北平原是我國的玉米主產區,華北平原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豐富,土壤呈中性或者弱堿性,玉米的生長多需要氮、磷、鉀肥,鋅、硼、錳肥對玉米的生長具有很大影響,但是,華北平原土壤中的鋅、硼、錳等含量較低;同時,在收完農作物之后,農作物秸稈往往被就地焚燒,不僅嚴重污染了環境,而且對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有機質造成了極大地損害。目前市場上并沒有一款針對華北平原土壤的玉米復合肥,這就在施肥時不能有針對性的對土壤養分進行補充,可能造成肥料的浪費,同時,對玉米產量產生影響。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在市場上沒有針對華北平原土壤情況的玉米復合肥,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適用于華北平原土壤的玉米復合肥,針對性地對土壤中玉米所需的養分進行補充。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適用于華北平原土壤的玉米復合肥,按重量百分比,包括:秸稈粉15-20份、牛糞15-20份、尿素10-20份、磷酸鈣10-20份、氯化鉀10-15份、碳酸氫銨10-15份、磷酸二氫鉀8-15份、硫酸鋅1-3份、硼砂1-3份、硫酸錳1-2份。
一種適用于華北平原土壤的玉米復合肥,按重量百分比,包括秸稈粉17份、牛糞16份、尿素12份、磷酸鈣15份、氯化鉀13份、碳酸氫銨12份、磷酸二氫鉀10份、硫酸鋅2份、硼砂1.5份、硫酸錳1.5份。
所述秸稈粉為植物秸稈粉碎后的干粉末。
所述牛糞為經過發酵處理后的牛糞經曬干、粉碎后的粉末狀的牛糞。
施肥時,每畝玉米在整田時施用該玉米復合肥70-120kg。
施肥可以將玉米復合肥在整田時一次施肥,也可以在整田時施肥50-80kg/畝,在玉米抽穗時再施肥20-40kg/畝。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結合華北平原的土壤情況及玉米生長的需求,針對性的提供復合肥配方,減少了過多使用化肥對土壤的鹽堿性造成負面影響,在較少施肥的同時,為玉米的生長提供足夠的養料,而且使秸稈得到充分合理利用,避免了秸稈焚燒對環境的污染。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適用于華北平原土壤的玉米復合肥,按重量百分比,包括:秸稈粉15-20份、牛糞15-20份、尿素10-20份、磷酸鈣10-20份、氯化鉀10-15份、碳酸氫銨10-15份、磷酸二氫鉀8-15份、硫酸鋅1-3份、硼砂1-3份、硫酸錳1-2份。實施例1
一種適用于華北平原土壤的玉米復合肥,按重量百分比,包括:秸稈粉17份、牛糞16份、尿素12份、磷酸鈣15份、氯化鉀13份、碳酸氫銨12份、磷酸二氫鉀10份、硫酸鋅2份、硼砂1.5份、硫酸錳1.5份,混合均勻,加入轉鼓造粒機,造粒,裝袋。
實施例2
一種適用于華北平原土壤的玉米復合肥,按重量百分比,包括:秸稈粉15份、牛糞15份、尿素20份、磷酸鈣11份、氯化鉀10份、碳酸氫銨12份、磷酸二氫鉀12份、硫酸鋅2份、硼砂2份、硫酸錳1份,混合均勻,加入轉鼓造粒機,造粒,裝袋。
實施例3
一種適用于華北平原土壤的玉米復合肥,按重量百分比,包括:秸稈粉20份、牛糞20份、尿素10份、磷酸鈣12份、氯化鉀11份、碳酸氫銨13份、磷酸二氫鉀8份、硫酸鋅1份、硼砂3份、硫酸錳2份,混合均勻,加入轉鼓造粒機,造粒,裝袋。
實施例4
一種適用于華北平原土壤的玉米復合肥,按重量百分比,包括:秸稈粉18份、牛糞15份、尿素16份、磷酸鈣13份、氯化鉀12份、碳酸氫銨10份、磷酸二氫鉀10份、硫酸鋅2份、硼砂1.5份、硫酸錳2.5份,混合均勻,加入轉鼓造粒機,造粒,裝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界首市聚豐家庭農場,未經界首市聚豐家庭農場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2579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新穎脂質模擬物化合物及其用途
- 下一篇:作為有機半導體的引達省衍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