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自適應角度可提升施工平臺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525229.2 | 申請日: | 2013-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151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05 |
| 發明(設計)人: | 張文學;陳壯;吳桐金;聶國南;黃薦;魏贊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4G3/30 | 分類號: | E04G3/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魏聿珠 |
| 地址: | 100124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適應 角度 提升 施工 平臺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自適應角度可提升施工平臺設計,針對于目前截面變異性較大的異形結構施工現狀和相應施工平臺結構現狀的需求,本次設計是基于傳統的施工平臺并加以改進,將施工平臺結構骨架設計成多排三角形穩定支撐結構,具有單邊可調節液壓支桿使結構角度自適應功能,通過可裝配的疊軌滑道和提升設備使施工平臺還具有可提升功能。平臺結構角度自適應功能使施工平臺能通過自調整結構方式順應截面變異性較大的異形結構施工模板外形變換;有軌式可提升功能使施工平臺通過提升設備沿模板軌道提升并自身結構調整使平臺面試用順應異形結構曲面變化。自適應角度可提升施工平臺設計使施工平臺可適應于截面變異性較大的異形結構施工面變換,該施工平臺結構簡單具有安全性、靈活性和易操作性等特點。
背景技術
新時期,隨著我國高速鐵路建設進入蓬勃發展時期,我國新建鐵路客運專線多采取以橋代路的設計理念,因跨既有線以及跨溝谷而出現大型變截面橋墩及異形主塔也較常見。而且隨著橋梁設計和施工技術的發展,結構與美學理念的結合使城市橋梁、景區橋梁以及山區橋梁較普遍應用大型變截面橋墩及異形主塔等異形結構。在建筑結構方面,建筑美學發展至今,建筑結構的異形變化已成為建筑美學一大特征。而大型變截面橋墩、異形主塔以及異形建筑結構往往施工難度大風險高,其模板布置和混凝土澆筑等階梯上升施工特點以及主體異形特點需要施工平臺結構同時具有安全性、靈活性和易操作性等特點。若僅要求施工平臺結構的安全性,而沒有考慮到工程對其結構靈活性和易操作性的要求,將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施工進度和造成材料的浪費。
目前,國內外結構澆筑模板的可爬滑式施工平臺大部分應用于大型結構施工以及直立或截面變異性較小的結構。而截面變異性較大的大型異形結構對施工平臺要求極高,不僅因使其具有可爬滑特點而使結構復雜,還造成結構靈活性較差和操作性較復雜等結果;對于直立或截面變異性較小的結構,其可爬滑施工平臺難于應用于截面變異性較大的結構。而目前,截面變異性較大的中小型異形結構或高度較小的大型異形結構,因可爬滑施工平臺結構和操作的復雜性往往使用液壓多點式調整,工程往往使用“一次性”施工平臺即拆式或多層梯度布置施工平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施工進度和造成材料浪費。因此,目前截面變異性較大的異形結構施工迫切需要一種具有安全性、靈活性和易操作性等特點的自爬滑式施工平臺結構。本次自適應角度可提升施工平臺研究設計可滿足工程現狀對施工平臺結構的要求,使結構簡單、施工方便并減少對施工進度影響和減少對材料的浪費。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目前異型結構施工平臺在爬升操作和自適應角度調整方面的繁雜和不足,將施工平臺改造成多排三角形穩定支撐結構具有單邊可調節液壓支桿使結構角度自適應、可裝配的疊軌滑道和可提升等功能,使施工平臺能適應截面變異性較大的異型結構的施工要求。
本發明采取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自適應角度可提升施工平臺,基于杠桿原理,利用可調整邊長的三角形穩定骨架結構、液壓支桿、可裝配的雙層工字鋼疊軌以及卡槽滾輪組成一個可以沿軌道滾滑可被提升的施工平臺,通過對可調節的液壓支桿和可裝配雙層工字鋼疊軌以及可彎曲的硬質橡膠疊軌的設計,使該自適應角度可提升施工平臺可以適用于截面變異性大的異形結構施工,其特征在于:
該施工平臺共六根可調節液壓支桿和兩根非液壓支桿,分別布置在施工平臺兩側。右側一根液壓支桿為右外支桿15和兩根非液壓支桿分別為右內支桿17、右上支桿13;右外支桿15、右內支桿17和右上支桿13兩兩之間分別通過右內軸承9、右外軸承7和右下軸承11兩兩進行鉸接組成三角形I7-9-11機構;左側一根液壓支桿為左外支桿16和兩根非液壓支桿分別為左內支桿18、左上支桿14;左外支桿16、左內支桿18和左上支桿14兩兩之間分別通過左內軸承10、左外軸承8和左下軸承12兩兩進行鉸接組成三角形II8-10-12機構;再由三排橫向連接桿42兩端與右上支桿13和左上支桿14焊接,使左右側的三角形I7-9-11機構和三角形II8-10-12機構連接組成施工平臺骨架;
為了保障人員和施工安全,在橫向連接桿42之上布置臺面鋼板26,在臺面鋼板26上布置防護欄5,在防護欄5內圍臺面鋼板26上鋪設防滑墊25;為增大結構強度,在橫向連接桿42之下布置桁架19;
為了給施工平臺提供提升動力,將施工平臺通過拉鏈3和下部鋼絲繩4與提升設備2相連接,其中部鋼絲繩4扣掛在施工平臺的套環6上,提升設備2通過上部鋼絲繩1與建筑模板相連接。在提升設備2向上提升作用下,下方施工平臺就能沿著滑道24向上爬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工業大學,未經北京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2522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共振型非接觸供電系統
- 下一篇:用于制造多個光電子半導體芯片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