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心氣不足證型胸痹心痛的中藥組方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523877.4 | 申請日: | 2013-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206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2 |
| 發明(設計)人: | 孫蓉蓉 | 申請(專利權)人: | 孫蓉蓉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8 | 分類號: | A61K36/9068;A61P9/10;A61K35/64;A61K35/56;A61K35/36;A61K35/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4000 山東省煙***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心氣 不足 胸痹 心痛 中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特別是一種用于治療心氣不足證型胸痹心痛的中藥組方。
背景技術
胸痹心病名最早見于《內經》,是以病位和病機命名的,它是由于正氣虧虛,飲食、情志、寒邪等所引起的以痰濁、瘀血、氣滯、寒凝痹阻心脈,以膻中或左胸部發作性憋悶、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病證。在臨床上主要表現以胸悶、心痛、短氣為主要證候特征。年老體虛的中老年人,腎氣漸衰,腎陽虛衰則不能鼓動五臟之陽,引起心氣不足,血脈失于陽之溫煦、氣之鼓動,則氣血運行滯澀不暢,心脈痹阻,發為胸痹心痛,心氣不足證型胸痹心痛是威脅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重要心系病證之一,隨著現代社會生活方式及飲食結構的改變,發病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因而本病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由于本病本虛標實,虛實夾雜,有著復雜的臨床表現及病理變化,而中醫藥治療從整體出發,采用標本兼顧、虛實同治之法,補其不足,瀉其有余,具有綜合作用的優勢,因而受到廣泛的關注。目前,治療心氣不足證型胸痹心痛的中藥有許多種,但大多數存在著治愈率低,治療時間過長等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治療心氣不足證型胸痹心痛的中藥組方,通過選擇合適的藥材及其配比,達到安全有效治愈心氣不足證型胸痹心痛的目的。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治療心氣不足證型胸痹心痛的中藥組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組成:
龍骨10-15份、牡蠣20-30份、麥冬10-15份、干姜4-6份、生地20-30份、丹參20-30份、黃芪20-30份、黃蓮7-10份、白芍20-30份、甘草4-6份、五味子7-10份、柏子仁7-10份、棗仁20-30份、阿膠9-10份、人參7-10份、龜甲15-24份、砂仁7-10份、鱉甲10-15份、茯苓14-20份、桂枝7-10份。
心氣不足證型胸痹心痛的主要癥狀表現為:心胸陣陣隱痛,胸悶氣短,動則益甚,心中動悸,倦怠乏力,神疲懶言,面色觥白,或易出汗,舌質淡紅,舌體胖且邊有齒痕,苔薄白,脈細緩或結代。本發明將上述原料藥物有機的組合在一起,各種藥物之間相互配合,協同作用,能夠達到調陰陽補氣血,調整臟腑之偏衰,尤其是能達到補心氣、溫心陽,活血通絡、益氣溫經,理氣化痰,和血通痹,補養心氣,鼓動心脈,徹底消除因心氣不足而導致的各種癥狀,經臨床證明,其有效率達88%。
本發明所涉及的藥材的研究現狀如下:
?????龍骨【來源】為古代哺乳動物如象類、犀牛類、三趾馬等的骨骼化石。【性味】甘、澀,平。【歸經】心,肝,腎,大腸經。【功能主治】鎮靜,斂汗澀精,生肌斂瘡。用于神經衰弱,心悸,失眠,多夢,自汗,盜汗,遺精,遺尿,崩漏,帶下;外用治瘡瘍久潰不斂。
牡蠣【來源】?本品為牡蠣科動物長牡蠣Ostrea?gigas?Thunberg、大連灣牡蠣Ostrea?talienwhanensis?Crosse?或近江牡蠣Ostrea?rivularis?Gould的貝殼。【性味】?咸,微寒。【歸經】?歸肝、膽、腎經。【功能主治】?重鎮安神,潛陽補陰,軟堅散結。用于驚悸失眠,眩暈耳鳴,瘰疬痰核,癥瘕痞塊。煅牡蠣收斂固澀。用于自汗盜汗,遺精崩帶,胃痛吞酸。
黃蓮【來源】毛茛科植物黃連Coptis?chinensis?Franch.?的根莖。【性味】 性寒,味苦。【歸經】歸心、胃、肝、大腸經。功能主治 清熱燥濕,瀉水解毒。用于濕熱痞滿、嘔吐、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牙痛、癰腫疔瘡。
麥冬【來源】?本品為百合科植物麥冬(沿階草)Ophiopogon?japonicus?(Thunb.)Ker-Gawl.的干燥塊根。【性味】?甘,微苦,微寒。【歸經】?歸心、肺、胃經。【功能主治】?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虛癆咳嗽,津傷口渴,心煩失眠,內熱消渴,腸燥便秘;咽白喉。
干姜【來源】本品為姜科植物姜Zingiber?officinale?Rosc.的干燥根莖。【性味、歸經】味辛,性熱。歸脾、胃、心、肺經。【功效】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燥濕消痰,溫肺化飲。【主治】脘腹冷痛;嘔吐;泄瀉,亡陽厥逆;寒飲喘咳;寒濕痹痛。
生地黃【來?源】玄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黃Rehmannia?glutinosa?Libosch.?的新鮮或干燥的塊根。【性味】甘,苦,寒。【歸經】歸心、肝、肺經。【功能主治】清熱涼血,養陰生津。主治熱邪傷陰,舌絳煩渴,陰虛內熱,夜熱早涼白開,骨蒸勞熱,內熱消渴,熱毒斑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孫蓉蓉,未經孫蓉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2387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