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濕態纖網主動轉移轉鼓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521926.0 | 申請日: | 2013-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4115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9 |
| 發明(設計)人: | 孫大偉;王永仁;高海根;靳向煜;徐熊耀;唐守星;吳海波;王響 | 申請(專利權)人: | 紹興縣莊潔無紡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4H18/04 | 分類號: | D04H18/04 |
| 代理公司: | 紹興市越興專利事務所 33220 | 代理人: | 張謙 |
| 地址: | 312026***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濕態纖網 主動 轉移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濕態纖網主動轉移功能的轉移轉鼓裝置,屬于水刺無紡布生產的輔助裝置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的國內外流行的平網+轉鼓水刺工藝中,經過平網水刺后的纖網在向后道的水刺纏結轉鼓轉移時,纖網可能發生以下情況:1、纖網由于粘在平網簾上沒有轉移到后道的水刺纏結轉鼓上,從而造成生產中斷;2、纖網雖然轉移到了轉鼓上,但是由于其強度相對較小,很容易發生大意外的牽伸,同時造成了幅縮和毛邊現象。基于此,提出本發明。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濕態纖網主動轉移轉鼓裝置,當經前道平網水刺頭加固后的纖網經過轉鼓時,通過負壓吸附作用,將纖網主動轉移到轉鼓上,減少意外牽伸。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濕態纖網主動轉移轉鼓裝置,包括轉鼓內膽,所述的轉鼓內膽內部安裝有真空箱,轉鼓內膽外部套有轉鼓套;所述的轉鼓內膽上安裝有密封件,轉鼓內膽上設有真空槽。
所述轉移轉鼓裝置的直徑為400mm-600mm。
所述真空槽的寬度為8mm-30mm。
所述的真空槽為2個。
所述真空箱的壓強為0.05bar-0.5bar。
所述的轉鼓套的包括筒體和反彈層,所述筒體為薄鋼板打孔筒體,筒體開孔率為50%-90%;所述的反彈層套在筒體外部,且反彈層上開有微孔,反彈層的開孔率20—40%。
所述的反彈層為不銹鋼編織網層或者鎳網層。
所述的轉鼓內膽上安裝有安裝塊,所述的密封件通過安裝塊安裝在轉鼓內膽上。
所述的轉移轉鼓裝置適用于25g/m2-150g/m2纖網的生產。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發明的具有濕態纖網主動轉移功能的轉鼓裝置,其轉鼓內膽內套有真空箱,轉鼓內膽上開有真空槽。轉鼓裝置在運行時,轉鼓內膽固定不轉動,而轉鼓套由外用電機帶動轉動。當經前道平網水刺頭加固后的纖網隨著網簾經過該轉鼓裝置時,由于在其接觸位置的真空槽的負壓吸附作用,纖網可主動轉移到該轉鼓裝置上,防止纖網粘在平網簾上被帶入水刺機下面而不是按照正常路線運行,從而解決了在水刺加固過程中生頭難的問題。同時保證了纖網與轉鼓的同步,防止了纖網的意外牽伸以及所造成的幅縮和毛邊現象。纖網中水分經真空箱被抽走,送入水氣分離裝置被回收利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安裝在水刺工藝過程中的局部截面示意圖;
????其中,1為轉鼓套、2為密封件、3為轉鼓內膽、4為真空箱、5為真空槽、6為纖網、7為水刺頭、8為導送裝置、9為安裝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限于此。
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濕態纖網主動轉移轉鼓裝置,包括轉鼓內膽3,轉鼓內膽3內部安裝有真空箱4,轉鼓內膽3外部套有轉鼓套1;轉鼓內膽3上安裝有密封件2,轉鼓內膽3上設有真空槽5。真空槽5的寬度為8mm-30mm。真空箱4的壓強為0.05bar-0.5bar。轉鼓套1包括兩部分:筒體和反彈層。筒體為薄鋼板打孔,開孔率為50%—90%;筒體外面套上一層開有微孔的反彈層,該反彈層為不銹鋼編織網層或者鎳網層,開孔率為20—40%。轉鼓內膽3上安裝有安裝塊9,密封件2通過安裝塊9安裝在轉鼓內膽3上。
本發明的轉移轉鼓裝置的直徑為400mm-600mm,且本發明的轉移轉鼓裝置適用于25g/m2-150g/m2纖網的生產。如在上述相同結構的基礎上,真空箱壓強為0.1bar,真空槽寬度為10mm,所需生產的纖網克重為50g/m2,纖網幅縮現象明顯得到改善;或者在上述相同結構的基礎上,真空箱壓強為0.2bar,真空槽寬度為15mm,所需生產的纖網克重為80g/m2,纖網幅縮現象明顯得到改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紹興縣莊潔無紡材料有限公司,未經紹興縣莊潔無紡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2192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