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座椅調節裝置及汽車座椅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521642.1 | 申請日: | 2013-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3849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9 |
| 發明(設計)人: | 邵希臣;鄭露菊;張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N2/075 | 分類號: | B60N2/075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達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李樺 |
| 地址: | 071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座椅 調節 裝置 汽車座椅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座椅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座椅調節裝置及汽車座椅。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人們對于汽車座椅的舒適度要求越來越高,僅具有簡單調節功能的汽車座椅已經難以適應駕乘人員的需求。
目前,為了提高汽車座椅的舒適性,一般汽車座椅會設置座椅調節裝置用于調節座椅的前后位置,現有的用于調節座椅前后位置的裝置,包括多組滑軌、蝸輪蝸桿機構和電機,通過蝸輪蝸桿機構將電機在正轉或反轉時輸出的轉動轉化為滑軌的直線運動,再通過滑軌帶動座椅前后移動,以滿足不同駕乘人員的需要,但現有座椅調節裝置中每組滑軌內都設置有一組蝸輪蝸桿進行傳動,通過電機同時驅動每組蝸輪蝸桿機構,再由各組蝸輪蝸桿機構驅動相對應的各組滑軌滑動,使得座椅調節裝置重量較大,且由于需要電機隨滑軌同時移動,因此需要給電機的移動留出一定的空間,不利于簡化座椅調節裝置整體的結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座椅調節裝置,可簡化座椅調節裝置的結構,降低座椅調節裝置的重量。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實施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座椅調節裝置,包括:至少兩組平行設置的滑軌組件,所述滑軌組件包括相互配合且沿第一方向設置的上滑軌和下滑軌,所述上滑軌可沿下滑軌直線運動;聯動桿,所述聯動桿分別與各所述滑軌組件的上滑軌連接;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可帶動所述聯動桿沿所述第一方向作直線運動。
進一步地,所述驅動裝置包括電機和螺旋傳動組件,所述螺旋傳動組件分別與所述電機和所述聯動桿連接,并可將所述電機輸出的旋轉運動轉化為所述聯動桿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直線移動。
更進一步地,所述螺旋傳動組件包括滾珠絲桿,所述滾珠絲桿包括螺桿、螺母和滾珠,所述滾珠設于所述螺母內,所述螺桿通過所述滾珠與所述螺母配合,所述螺桿沿所述第一方向設置,且一端與所述電機傳動連接,所述螺母與所述聯動桿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滑軌組件包括第一滑軌組件和第二滑軌組件,所述第一滑軌組件和第二滑軌組件對稱設置于所述螺桿的兩側。
進一步地,所述聯動桿與各所述上滑軌垂直設置。
優選地,所述聯動桿與各所述上滑軌均通過沿所述第一方向設置的連接板連接。
具體地,所述連接板包括拱形部和設置于所述拱形部兩側的連接耳,所述聯動桿穿過所述拱形部設置,所述連接板通過所述連接耳與各所述上滑軌鉚接。
進一步地,還包括控制開關,所述控制開關與所述電機連接,所述電機可在所述控制開關的控制下進行正轉或反轉。
進一步地,還包括電機安裝板,所述電機安裝板與所述下滑軌固定連接,所述電機與所述電機安裝板固定連接。
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座椅調節裝置,由于所述聯動桿同時與多組所述滑軌組件的上滑軌連接,因此,當所述驅動裝置帶動所述聯動桿沿第一方向直線移動時,所述聯動桿可帶動各滑軌組件的上滑軌沿第一方向同步直線移動,從而實現了一個驅動裝置帶動多組滑軌組件同時沿第一方向直線移動的功能,避免了為每一組滑軌組件分別設置驅動裝置進行驅動而使結構復雜,整體重量較大,由此,簡化了座椅調節裝置的結構,減小了裝置整體的重量。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汽車座椅,包括座椅骨架,還包括如上任一技術方案所述的座椅調節裝置,各所述滑軌組件的上滑軌與所述座椅骨架固定連接。
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汽車座椅,在所述的汽車座椅采用的座椅調節裝置中,所述聯動桿同時與多組所述滑軌組件的上滑軌連接,因此,當所述驅動裝置帶動所述聯動桿沿第一方向直線移動時,所述聯動桿可帶動各滑軌組件的上滑軌沿第一方向同步直線移動,從而實現了一個驅動裝置帶動多組滑軌組件同時沿第一方向直線移動的功能,避免了為每一組滑軌組件分別設置驅動裝置進行驅動而使結構復雜,減少了驅動裝置的數量,從而使汽車座椅的結構得以簡化,也減小了座椅的重量,由此,簡化了汽車座椅的結構,減小了汽車座椅整體的重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座椅調節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座椅調節裝置中滾珠絲桿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座椅調節裝置及汽車座椅進行詳細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2164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儀器交互界面的消息路由方法
- 下一篇:避免多個用戶設備上通知的冗余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