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治療風濕性腰腿疼痛的中藥制劑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520752.6 | 申請日: | 2013-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2042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2 |
| 發明(設計)人: | 于海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于海軍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45 | 分類號: | A61K36/8945;A61P29/00 |
| 代理公司: | 濰坊正信專利事務所 37216 | 代理人: | 王偉霞 |
| 地址: | 261105 山東省濰坊***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治療 風濕性 疼痛 中藥 制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治療腰腿疼痛的藥物,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治療風濕性腰腿疼痛的的中藥制劑。
背景技術
腰腿疼痛是脊柱脊髓外科門診常見病癥。腰部疼痛主要包括勞損性疼痛(軟組織疼痛)、間盤源性疼痛、風濕性疾病,腿部疼痛主要包括腰間盤突出癥、關節炎、血管性疾病、風濕性疾病,其中風濕性腰腿疼痛是常見癥,其發病時間長且不易治愈,往往造成患者行動不便,嚴重影響著患者的正常生活。
目前,西醫治療風濕性腰腿疼痛常以消炎止痛、激素、封閉、紫外線照射、牽引、手術等方法,其缺點是治標不治本,治療時間長,療效差,費用大,且手術危險性極高,中醫采用內外服藥劑,以舒筋活絡、活血化瘀等方法,針對性差,治療時間長,治療效果不明顯。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舒筋活絡,活血化瘀,祛風燥濕,消腫止痛,療效好,見效快,效果顯著的用于治療風濕性腰腿疼痛的的中藥制劑。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用于治療風濕性腰腿疼痛的中藥制劑,所述中藥制劑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當歸12~18份,赤芍10~15份,牡丹皮10~15份,丹參12~18份,炒蒼術6~12份,炒黃柏10~15份,萆薢12~18份,防己6~12份,雞血藤6~12份,川牛膝6~12份,甘草3~8份。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原料藥還包括荊芥6~12份。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中藥制劑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所述當歸14~16份,赤芍10~14份,牡丹皮10~14份,丹參14~16份,炒蒼術7~11份,炒黃柏10~14份,萆薢14~16份,防己7~11份,雞血藤7~11份,川牛膝7~11份,甘草5~7份,荊芥7~11份。
優選的,所述中藥制劑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所述當歸15份,赤芍12份,牡丹皮12份,丹參15份,炒蒼術9份,炒黃柏12份,萆薢15份,防己9份,雞血藤9份,川牛膝9份,甘草6份,荊芥9份。
本發明配方中:
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具有活血止痛,補血調經,潤腸通便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療血虛眩暈,虛寒腹痛,風濕性腰腿疼痛,風濕痹痛,癰疽瘡瘍,腸燥便秘,中藥當歸補血活血、溫經止痛,有良好的補血作用,又因其性溫,能扶助正氣,又可活血消腫止痛,故血虛、血瘀兼有寒邪凝滯之證最為相宜。
赤芍,味苦,性微寒,歸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止痛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療血熱妄行,吐衄發斑,瘀血經閉,風濕性腰腿疼痛,熱毒瘡瘍,肝火目赤,中藥赤芍清熱涼血、消腫止痛,能活血調經、止痛,能瀉肝火。
牡丹皮,味苦、辛,性微寒,歸心、肝、胃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散瘀,退蒸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療血熱吐衄,發斑,陰虛內熱,無汗骨蒸,經閉痛經,風濕性腰腿疼痛,瘡瘍腫痛,腸癰腹痛,牡丹皮味辛,入血分,可活血化瘀、通經消癥,辛寒,有清熱涼血、散瘀消斑功效,能清熱涼血、活血消癰,善入陰分,有清血中伏熱之功。
丹參,味苦,性微寒,歸心、心包、肝經,具有活血祛瘀,涼血消癰,養血安神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療月經不調,心腹疼痛,癥瘕積聚,風濕熱痹,瘡瘍腫痛,煩躁不寐,心悸,失眠,中藥丹參苦能泄降,寒能清熱涼血,功擅活血祛瘀,故可用于血熱瘀阻引起的多種病證,能清心涼血且有養血安神作用。
炒蒼術,味辛、苦,性溫,歸脾、胃經,具有燥濕健脾,辟穢,祛風濕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療濕濁中阻,腹脹嘔惡,風寒濕痹,足膝腫痛,風寒感冒,雀目夜盲,中藥蒼術辛苦性溫,其氣芳香,既能化濕濁,又能燥濕以健脾運,且能行散宣暢氣機,故為治療濕濁阻滯中焦之要藥,辛散苦燥,溫以勝寒,為治療風寒濕痹之要藥,辛溫能發散在表之風、寒、濕邪,還可用于雀目夜盲,常與豬肝、羊肝等品蒸煮服食,又能芳香辟穢祛邪。
炒黃柏,味苦,性寒,歸腎、膀胱、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退虛熱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療濕熱瀉痢,黃疸,帶下,熱毒瘡瘍,濕疹,陰虛發熱,中藥黃柏瀉火解毒力強,善治濕熱瘡瘍,清熱燥濕,善清除下焦濕熱,入陰分,善退虛熱。
萆薢,味苦,性平,歸肝、胃、膀胱經,具有利濕濁,祛風濕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療膏淋,白濁,帶下,風濕痹痛,腰痛,中藥萆薢祛風濕,舒筋通絡,用于感受風濕之邪所致痹證、腰痛。
防己,味苦、辛,性寒,歸膀胱、腎、脾經,具有祛風濕,止痛,利水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療風濕痹痛,水腫脹滿,腳氣浮腫,中藥防己味辛通散,善祛風濕止痛,苦寒清泄,入膀胱、腎經,能利水并清下焦濕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于海軍,未經于海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2075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板處理裝置
- 下一篇:一種數據無損切換方法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