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含氯餐飲廢油的加氫處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520173.1 | 申請日: | 2013-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60414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29 |
| 發明(設計)人: | 吳昊;高曉冬;渠紅亮;胡志海;聶紅;褚陽;張秋平;王錦業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11C3/12 | 分類號: | C11C3/12;C11B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餐飲 廢油 加氫 處理 方法 | ||
1.一種含氯餐飲廢油的加氫處理方法,包括:
(1)部分餐飲廢油原料由加氫反應器上部進入加氫反應器,氫氣由加氫反應器下部進入加氫反應器,在加氫反應條件下,餐飲廢油和氫氣在加氫反應器內逆流通過含有加氫催化劑的床層;
(2)在加氫反應器床層之間,剩余部分餐飲廢油原料分為多股進入加氫反應器,由床層間進入加氫反應器的餐飲廢油的溫度低于由加氫反應器上部進入加氫反應器的餐飲廢油的溫度;其中由床層間進入加氫反應器的餐飲廢油的量占總進料量的10%-60%,由床層間進入反應器的餐飲廢油的溫度低于由該進料點上床層底部溫度5-50℃;
(3)加氫反應器頂部流出物直接進入脫氯反應器;在脫氯的反應條件下通過裝有脫氯劑的床層;
(4)加氫反應器底部流出物和脫氯反應器的流出物進入分離系統進行氣液分離,得到餐飲廢油加氫精制油。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餐飲廢油中氯含量不低于0.1μg/g。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所述加氫反應條件為:反應平均床層溫度200~400℃、壓力3.0~15.0MPa、液時體積空速0.1~10.0h-1、氫油體積比300~3000Nm3/m3。
4.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所述加氫反應條件為:反應平均床層溫度250~330℃、壓力5.0~7.0MPa、液時體積空速0.5~2.0h-1、氫油體積比800~1500Nm3/m3。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由床層間注入加氫反應器的餐飲廢油的溫度為50~320℃。
6.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加氫催化劑為以含水合氧化鋁的成型物為載體,載體上所負載的金屬組分包含至少一種選自第VIII族的非貴金屬組分、至少一種選自第VIB族的金屬組分以及至少一種選自鋰、鈉、鉀和銣的堿金屬組分,其中,以催化劑為基準,以氧化物計的VIII族金屬組分的質量分數為0.5-8重量%,以氧化物計的第VIB族金屬組分的質量分數為4-30重量%,以氧化物計的堿金屬組分的質量分數為1-7重量%。
7.按照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水合氧化鋁的成型物含有水合氧化鋁和纖維素醚,以所述成型物為基準,纖維素醚的含量為2-5重量%。
8.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合氧化鋁選自擬薄水鋁石、薄水鋁石、氫氧化鋁、三水氫氧化鋁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纖維素醚選自甲基纖維素、羥乙基甲基纖維素、羥丙基甲基纖維素中一種或幾種。
9.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加氫反應器頂部流出物在氣相狀態下與脫氯劑接觸進行反應,步驟(3)所述脫氯的反應條件為:反應溫度200~400℃、壓力3.0~15.0MPa、氣時體積空速100~5000h-1。
10.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所述脫氯的反應條件為:反應溫度300~400℃、壓力5.0~7.0MPa、氣時體積空速500~2000h-1。
11.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所述脫氯劑,以脫氯劑為基準,包括50~80質量%的堿土金屬氧化物、10~40質量%的氧化鋁、2~30質量%的膨潤土。
12.按照權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堿土金屬氧化物為氫氧化鈣或氧化鈣,所述的氧化鋁為γ-氧化鋁。
13.按照權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所述的脫氯劑中包括擴孔劑,所述的擴孔劑為甲基纖維素或碳銨,擴孔劑的加入量為脫氯劑原料的0.5~15質量%。
14.按照權利要求11或13所述的方法,所述的脫氯劑中包括助擠劑,所述的助擠劑為田菁粉,助擠劑的加入量為脫氯劑原料的0.5~3質量%。
1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所述的分離系統具有冷高壓分離器、熱低壓分離器和冷低壓分離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2017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木質地板用清洗劑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生物法制取脂肪酸甲酯的工藝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