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苯并呋喃取代肟醚類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517838.3 | 申請日: | 2013-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397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9 |
| 發明(設計)人: | 吐松;謝亞強;盧英華;葉李藝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D307/81 | 分類號: | C07D307/81;A01N43/12;A01N47/24;A01N47/32;A01P3/00 |
| 代理公司: | 廈門南強之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馬應森 |
| 地址: | 361005 ***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呋喃 取代 肟醚類 化合物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藥殺菌劑,尤其是涉及一種苯并呋喃取代肟醚類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背景技術
1999年,美國羅門哈斯(ROHM?AND?HASS)公司報道了苯基亞丙烯基肟醚類殺菌、殺蟲劑,專利號為:EP936213,其結構式如下:
2000年,美國陶氏益農(DOW?AGROSCIENCES)公司也報道了一類芳基環丙烷基取代肟醚類殺菌劑,專利號為:US6063956,其結構式如下:
2002年,美國陶氏益農(DOW?AGROSCIENCES)公司又報道了另一類芳基環丙烷基取代肟醚類殺菌劑,專利號為:WO2002046142,其結構式如下:
據報道,這些不飽和肟醚結構的化合物具有廣譜活性,可用于防止在各種作物上的由藻菌綱、卵菌綱、子囊菌綱和半知菌綱等多種真菌引起的病害。后兩類殺菌劑以芳基環丙烷基代替了EP936213中所公開化合物的芳基亞丙烯基,據報道該類化合物同樣具有廣譜殺菌活性,對小麥葉銹病、小麥白粉病、番茄晚疫病、稻瘟病及其他多種植物病害都具有很好的防效。
2006年,吐松等人報道了一類茚取代肟醚類殺菌劑,公開號為:CN1824648,其結構式如下:
該類化合物同樣具有廣譜殺菌活性,部分化合物對稻瘟病、小麥白粉病及其他多種植物病害的防效作用優于部分已經商品化的殺菌劑,例如,BAS490F和SYP-Z071,其結構式如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苯并呋喃取代肟醚類化合物。
本發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苯并呋喃取代肟醚類化合物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苯并呋喃取代肟醚類化合物在制備殺菌劑中的應用。
所述苯并呋喃取代肟醚類化合物的通式I為:排除化合物I-1和I-19:
其中:
R1為氫、鹵素、三鹵甲基、C1-C4烷基、C1-C4烷氧基、硝基或氰基;
R2為氫、鹵素、三鹵甲基、C1-C4烷基、C1-C4烷氧基、硝基或氰基;
R3為氫、鹵素、三鹵甲基、C1-C4烷基、C1-C4烷氧基、硝基或氰基;
R4為氫、鹵素、三鹵甲基、C1-C4烷基、C1-C4烷氧基、硝基或氰基;
R5為氫、C1-C4烷基、C3-C6環烷基、苯基或取代苯基;
Q選自如下所示基團之一:
化合物I-1和I-19:
所述通式I中,優選:
R1為氫;
R2為氫、氟、氯、C1-C4烷基或C1-C4烷氧基;
R3為氫或C1-C4烷氧基;
R4為氫;
R5為甲基;
Q選自如下所示基團之一:
所述苯并呋喃取代肟醚類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如下:
反應式1:
反應式2:
反應式3:
反應式1中,在溶劑丙酮中,在堿碳酸鉀存在下,于25~60℃條件下,用通式Ⅱ所示的化合物和α-氯丙酮反應得通式Ⅲ所示的化合物;通式Ⅲ所示的化合物與鹽酸羥胺,在堿乙酸鈉存在下,在乙醇/水(V/V=2/1)中,于25~80℃條件下,反應得通式Ⅳ所示的化合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大學,未經廈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1783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熔融金屬液位測定裝置和熔融金屬液位測定方法
- 下一篇:光學傳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