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制備40%聚天冬氨酸鈉鹽水溶液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516796.1 | 申請日: | 2013-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544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05 |
| 發明(設計)人: | 馬玉岳;姜國政;姜增妍 | 申請(專利權)人: | 煙臺恒源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G73/10 | 分類號: | C08G73/10;C02F5/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雙收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盧新 |
| 地址: | 265709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制備 40 天冬氨酸 鈉鹽 水溶液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聚天冬氨酸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綠色”化學品——聚天冬氨酸(PASP)受到了人們的高度關注。聚天冬氨酸是一種具有多肽結構的可降解生物高分子物質。它在自然界中存在于軟體動物的殼中,用來調節生物體內的鈣平衡。近年來,人們受到此類動物的代謝啟發而成功的合成了這一生物高分子材料。聚天冬氨酸除具有一般水溶性羧酸的性質外,還具有其他許多聚合物無法比擬的優良特性。聚天冬氨酸最大特點是可生物降解、無毒、不破壞生態環境,可完全降解為對環境無害的終產物。經實驗證實,聚天冬氨酸28天的降解率可達76%,而且沒有毒性,可替代許多對環境有害的化學品,被人們譽為“綠色”產品,在工業、農業、醫藥等方面都具有非常廣泛的用途。
制備聚天冬氨酸的方法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方法是NCA(N-carboxyanhydride)法,這也是通常制備聚氨基酸的一般方法。另一種方法是由天冬氨酸或馬來酸酐、馬來酸氨鹽等熱縮合,生成中間體聚琥珀酸亞胺((PSI),中間體在堿性條件下水解得到聚天冬氨酸溶液。第一種方法工藝復雜,而且用到劇毒氣體光氣,實際極少應用。所以一般只采用第二種工藝生產聚天冬氨酸。
L-天門冬氨酸熱縮合成聚天冬氨酸反應方程式為:
以L-天門冬氨酸為原料直接熱縮合成聚天冬氨酸,工藝簡單,反應過程除生成少量水蒸汽外,對環境無任何污染。此外還有酸催化熱縮聚合和在溶劑下催化聚合兩種方式,采用后兩種工藝可以合成更高的分子量的聚天冬氨酸,分子量從1000到200000。
此方法合成PASP一般分三個步驟,第一步是制取中間體聚琥珀酰亞胺;第二步是中間體在堿性條件下水解制取PASP鹽;第三步PASP的分離純化。國內外開發的聚天冬氨酸合成方法主要有兩類,一類是以L-天門冬氨酸為原料,另一類是以馬來酸酐及其衍生物為原料。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以L-天門冬氨酸為原料直接熱縮合成聚天冬氨酸生產的方法,通過上述合成純化方法提取的聚天冬氨酸鈉鹽,其對水處理中水垢的主要組成——碳酸鈣的阻垢率高達90%以上,28天時生物降解率高達69.88%。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制備40%聚天冬氨酸鈉鹽水溶液的方法,每噸L-天冬氨酸加入10kg?H3PO4,200-220℃反應1.5h,反應產物冷卻后加水洗去催化劑,離心獲得聚琥珀酰亞胺;再加氫氧化鈉溶液于50-60℃水解1h得到含量為40%的聚天冬氨酸鈉鹽的水溶液。
進一步,上述方法制得的40%聚天冬氨酸鈉鹽水溶液加入2倍乙醇沉淀得到聚天冬氨酸鈉鹽,沉淀經離心干燥后即得聚天冬氨酸鈉鹽固體成品。
本發明通過對多種催化劑及其用量、反應溫度、時間等對聚琥珀酰亞胺合成的影響,NaOH用量、反應溫度、時間對聚琥珀酰亞胺水解的影響,以及聚天冬氨酸的提取條件等多方面研究,從中確定了最佳的聚天冬氨酸合成條件。
附圖說明
圖1是反應溫度對聚琥珀酰亞胺合成的影響;
圖2是反應時間對聚琥珀酰亞胺合成的影響;
圖3是分離用乙醇量對產物的影響。
具體實施方式
為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結合以下實施例具體說明:
1聚琥珀酰亞胺的生成反應
1)催化劑
在無催化條件下也可制得聚天冬氨酸(鹽),而在實際生產中,通常會加入催化劑使反應速度加快、反應時間縮短,同時抑制副反應的發生以減少副產物的生成,減少產品色度。另外,有研究表明采用催化劑聚合還有可能提高產品的生物降解性。不同原料路線所使用的催化劑相似,可選用的催化劑范圍很廣。磷酸是較早使用的催化劑,但早期使用時,磷酸的用量較大,甚至是將原料溶解在大量的磷酸中進行反應,不僅加重后處理負荷,而且給生態環境帶來污染。本發明選擇H3PO4、HCl、H2SO4和對甲苯磺酸等常見無機酸催化劑進行考察。
2)反應溫度
由天冬氨酸直接聚合生成聚琥珀酰亞胺的反應為可逆反應,現以生成二聚體的反應為例說明反應溫度對反應平衡的影響。生成二聚體的反應式如下:
其反應平衡常數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煙臺恒源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煙臺恒源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1679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