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醫療器械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516506.3 | 申請日: | 2013-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850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14 |
| 發明(設計)人: | 佐佐木卓也;渥美大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本來富恩株式會社;金子代碼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A61M25/00 | 分類號: | A61M2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蘇琳琳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醫療器械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能夠進行前端偏轉操作的管體的醫療器械。
背景技術
作為現有的導管或護套等,介紹一種前端具有可撓部分,能夠進行前端偏轉操作的醫用導管(參照專利文獻1以及專利文獻2)。
圖12為專利文獻1所述的醫用導管的橫剖面圖。
該醫用導管80具備:形成有主內腔81A的內層81;在內層81上層疊形成的外層82;埋設于外層82的內部的編織線83;埋設于外層82的內部(編織線83的內側)的副內腔管841、842;插入副內腔管841、842的操作用導絲851、852。
內層81以及外層82由熱可塑性樹脂構成,編織線83是通過編織不銹鋼等的金屬線料而構成的。
副內腔管841、842為用于形成操作用導絲851、852的插通路的小徑的管,由熱可塑性樹脂構成。
操作用導絲851、852為使管前端的可撓部分發生撓曲,用于進行醫用導管80的前端偏轉操作的導絲。
具有圖12所示的剖面構成的醫用導管80能夠以下述方式制造。
首先,使內層81(主內腔管)包覆于管芯上,將副內腔管841、842以180°間隔沿軸線方向對向配置于內層81的外周。另外,在此階段,可以將操作用導絲851、852插入副內腔管841、842的內部。
接下來,在副內腔管841、842的外側形成編織線83之后,包覆用于形成外層82的管狀的樹脂材料。
將熱收縮管包覆于上述方式獲得的圓筒狀的層疊體(配置有副內腔管841、842的內層81、編織線83、管狀的樹脂材料的層疊體),對該層疊體加熱、加壓。由此,樹脂材料熔融,浸漬于編織線83中的同時也浸入編織線83的內側。之后,通過將層疊體冷卻,使樹脂材料固化,能夠得到將編織線83以及副內腔管841、842熱粘于內層81而成的醫用導管80。
圖13為專利文獻2所述的醫用導管的橫剖面圖。
該醫用導管90具備:形成有主內腔管91A的內層91;在內層91上層疊形成的外層92;埋設于外層92的內部的編織線93;埋設于外層92的內部(編織線93的外側)的副內腔管941、942;插入副內腔管941、942的操作用導絲951、952。
在該醫用導管90中,形成操作用導絲951、952的各插通路的副內腔管941、942配置于編織線93的外側。
作為制造具有圖13所示的剖面構成的醫用導管90的方法,列舉了在包覆于管芯的內層91的外周形成編織線93之后,將副內腔管941、942沿軸線方向以180°間隔的對向配置,進而,包覆用于形成外層92的管狀的樹脂材料,制成圓筒狀的層疊體,并與醫用導管80的制造方法相同地,對得到的層疊體進行加熱、加壓并冷卻的方法。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6-192269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0-167101號公報
發明內容
要解決的問題
(1)如專利文獻1以及專利文獻2所述的醫用導管中,在制造時(對圓筒狀的層疊體加熱、加壓并使樹脂材料熔融的工序),配置于編織線的內側或者外側的副內腔管,因熔融流動的樹脂材料,從配置位置向內層的周方向位移(位置滑動),結果,對向配置的兩個副內腔管的角度間隔無法維持180°,或者副內腔管以扭曲的狀態被固定,由此使作為操作用導絲的插通路的副內腔無法沿軸線方向(與管的中心軸平行)形成。
(2)專利文獻2所述的醫用導管中,供操作用導絲插入的副內腔管在配置位置外層(管壁)的壁厚變得極薄,此外,同文獻中所述的醫用導管中,由于將副內腔管配置于編織線的外側,在該醫用導管的前端偏轉操作時,存在被拉動操作的操作用導絲使薄的管壁破裂而伸到管的外側的情況。
為防止上述問題,考慮增加管壁(外層)的厚度,但從作為醫用導管的細徑化的要求來看無法擴大外徑,從確保主內腔的內徑的觀點看無法縮小該內徑。因此,無法增加管壁的厚度。
本發明是基于以上的情況而完成的。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醫療器械,在制造上述構成的管體時,操作用導絲的插通路(內腔)的形成單元,不會伴隨著熔融樹脂的流動發生位移(錯位)或扭曲,能夠使作為操作用導絲的插通路的內腔與管體的中心軸平行地形成。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醫療器械,在制造上述構成的管體時,以180°的間隔配置的2個內腔形成單元各自不會伴隨著熔融樹脂的流動位移或扭曲,能夠以隔著管體的中心軸的方式,與該中心軸平行地形成作為操作用導絲的插通路的2個內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本來富恩株式會社;金子代碼株式會社,未經日本來富恩株式會社;金子代碼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1650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功能頭盔
- 下一篇:透明質酸改性的多孔鈦涂層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