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鉆機的雙聯泵結構泵站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512618.1 | 申請日: | 2013-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270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2 |
| 發明(設計)人: | 黃晶 | 申請(專利權)人: | 鎮江安達煤礦專用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3/02 | 分類號: | E21B3/02;F15B11/17 |
| 代理公司: | 鎮江京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華 |
| 地址: | 212005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鉆機 雙聯泵 結構 泵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煤礦鉆探設備,具體是一種作為鉆機設備液壓動力源的鉆機的雙泵結構泵站。
背景技術
鉆機設備的泵站主要由電動機、油泵、油箱、溢流閥、精粗濾油器、冷卻器、空氣過濾器及底座等部件組成。泵站是通過電動機驅動油泵轉動,將電能轉換成液壓能(壓力油),油泵從油箱吸油并輸出壓力油。目前國內外鉆機的泵站有雙聯齒輪泵結構形式的泵站、油泵通過皮帶輪聯結的泵站等結構形式。
雙聯齒輪泵結構形式的泵站通過電動機驅動油泵轉動,將電能轉換成液壓能。該結構的泵站在工作的時候由于本身齒輪泵的效率不高導致整機效率偏低。并且該類油泵工作壽命有限,使得故障率提高,加大煤礦工人的工作量,影響工作進度。該泵站一般采用油管聯接的方式,因為受到結構形式的限制,管路布置上凌亂,操作上不嚴謹極可能造成吸空現象,從而使得齒輪泵出現故障,無法工作。
油泵通過皮帶輪聯結的泵站同樣通過電動機驅動油泵轉動,將電能轉換成液壓能。該結構的泵站體積較大,在煤礦特定的環境下安裝和使用方便;大小泵之前通過皮帶來傳遞動力,皮帶高速運轉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給操作者帶來不便。而且皮帶聯接形式的效率也不高。另外,皮帶屬于易損件,需要定期更換,影響工作和進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緊湊、體積小、運行可靠性高、運行周期長的鉆機的雙泵結構泵站。
本發明鉆機的雙泵結構泵站包括有電機、由電機驅動的雙聯泵、用來儲存液壓油的油箱;所述雙聯泵位于油箱內,組成雙聯泵的兩個油泵的吸油口分別通過過濾器直接與油箱內腔相通,所述兩個油泵的出油口經過油箱外部的溢流閥與鉆機的液壓油路連接。
所述組成雙聯泵的兩個油泵均為柱塞泵。
本發明充分的利用了油箱的內部空間,將雙聯泵置于其中,?不僅大幅縮小了設備體積,并且設備運行過程中油泵通過濾油器直接吸油省去大量接頭、膠管等繁瑣的聯接與安裝,且有效的避免了吸空現象;同樣在運輸過程中,考慮到煤礦地下的復雜工作環境,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此外,雙聯柱塞泵的選擇在使用性能、使用效率等方面得到大幅提高,整個系統也具備更高的可靠性,突破了常規泵站油泵的選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該鉆機的雙聯泵結構泵站包括有電機1、由電機驅動的雙聯泵2、用來儲存液壓油的油箱3;所述雙聯泵2位于油箱3內,組成雙聯泵2的兩個油泵的吸油口分別通過過濾器4直接與油箱內腔相通,兩個油泵的出油口經過油箱外部的溢流閥5與鉆機的液壓油路連接。組成雙聯泵2的兩個油泵均為柱塞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鎮江安達煤礦專用設備有限公司,未經鎮江安達煤礦專用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1261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