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采集菌過程中記錄用標簽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512436.4 | 申請日: | 2013-10-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3108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2 |
| 發明(設計)人: | 胡惠萍;張一帆;黃龍花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廣東粵微食用菌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9F3/02 | 分類號: | G09F3/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弘邦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36 | 代理人: | 張釔斌 |
| 地址: | 510070 廣東省廣州市先烈中***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采集 過程 記錄 標簽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標簽,特別是一種采集菌過程中記錄用標簽。
背景技術
食藥用菌是指能形成肉質、膠質、革質或木質等的子實體或菌核的具有食用或者藥用價值大型真菌,大多數屬于擔子菌亞門,少數屬于子囊菌亞門。常見的食藥用菌有香菇、草菇、金針菇、雙孢蘑菇、平菇、木耳、銀耳、靈芝、冬蟲夏草等。它們既是一類重要的菌類蔬菜,又是食品和制藥工業的重要資源。據估計,目前世界上有1500萬種食藥用菌,被命名的僅占15萬種,只占總數的1%左右。而真菌類由于富含蛋白質、多糖等有效成分,其豐富的營養價值,獨特的鮮美口味及特殊的保健治療等作用,令它成為目前農業領域中排名第五的龐大產業和保健行業研究的熱點。食藥用菌的研究、生產、加工的源頭來自于野生的資源,為了進一步研究食藥用菌,就必須對野生資源進行采集和研究。
關于野生菌的采集,在采集過程中是不使用標簽的,目前采集野生菌的通用做法往往在采集的時候對于采集標本只是拍照記錄,在回去后再按照相機的順序進行排列整理,使用標簽進行標本記錄、添加編號等,在采集回來的干制標本或者浸泡標本中使用,標簽一般尺寸較大,上面標注有采集日期,采集地點,采集人,具體的食藥用菌的名稱,拉丁名等信息,作為標本陳列或者保藏的編號名稱。如果需要標示其子實體大小,往往用尺子、硬幣或者其他常見物品進行對照。這樣的結果是既容易混淆,又極大地增加了采集人員的工作量。
發明內容
針對以上不足,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采集菌過程中記錄用標簽,能夠節約人力,方便查詢、記錄甚至提供一定的測量依據作用。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
一種采集菌過程中記錄用標簽,包括標簽本體,標簽本體為長方形,長方形的長寬為固定尺寸,標簽本體上設置有第一標識物、第二標識物和第三標識物,三種標識物位于標簽本體的同一側。
優選的,上述長方形標簽本體的長度為2-5cm,寬度為1-4cm。
優選的,上述第一標識物為采集的菌的編號。
優選的,上述第二標識物為采集日期。
優選的,上述第三標識物為采集地點。
進一步優選的,上述標簽本體上還可以設置更多的標識物,例如第四標識物、第五標識物、第六標識物等,合理設置在標簽本體的同一側上,這些標識物可以是采集人、具體采集的野生菌的拉丁名等。
本發明是在野外采集菌拍照的時候就使用,固定大小的標簽自身是一個隱形的標尺,對于采集的野生菌的尺寸起到測量的作用,并且在標簽上體現采集日期,采集地點,標本的編號。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在野外采集時就對標本(采集的野生菌)進行編號,便于查找,標簽的大小有固定的規格,可以起到標尺的作用,將工作人員從繁重的勞動中解脫出來,并且不易混淆,在采集過程中即完成標記等,一步到位,極大節約了時間和精力。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中標記:1為標簽本體,2為第一標識物,3為第二標識物,4為第三標識物。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詳細的說明。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如圖1所示為本實施例的標簽,用于采集野生菌的過程中進行記錄,該標簽包括標簽本體1,該標簽本體1為長方形,在外出具體使用時,標簽本體1的長寬分別為一個固定尺寸,長度在2-5cm之間選擇,寬度在1-4cm之間選擇,本實施例中的長度為4.5cm,寬度為2.5cm,標簽本體1上設置有第一標識物2、第二標識物3和第三標識物4,三種標識物位于標簽本體的同一側,第一標識物2為采集的菌的編號,第二標識物3為采集日期,第三標識物4為采集地點。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標識物2的編號的前面兩位是年份,比如2013取其后2位標示為13,后面四位為當年采集標本的編號順序,依據實際情況設定,可從0001至9999號,例如130023、130408等。這種編號方式能夠記錄出每一年度采集標本的數量,便于計算。在本實施例中,第二標識物3的采集日期顯示在標簽本體的頂端,第一標識物2的編號顯示在中間,第三標識物4的采集地點顯示在標簽本體的下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廣東粵微食用菌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廣東粵微食用菌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1243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