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渣庫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508001.2 | 申請日: | 2013-10-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388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9 |
| 發明(設計)人: | 王家仁;陳子會;王尚甫;朱紹凱;楊育恒;趙小華;楊曼;楊哲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永昌鉛鋅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D88/54 | 分類號: | B65D88/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李志東 |
| 地址: | 678307 云南***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渣庫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冶金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渣庫。
背景技術
現有的環保型渣庫,卸渣方式較為原始,粗放,安全可靠性低,在運行過程中效率低下,且卸渣時容易對渣庫造成局部性破損,導致防滲層損壞,產生環境污染。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渣庫,該渣庫具有卸渣效率高、安全可靠、環境保障性好等優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渣庫,所述渣庫內具有卸渣腔,所述卸渣腔內設有相對水平面傾斜設置的卸渣坡道。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渣庫,通過在所述卸渣腔內設置相對水平面傾斜的所述卸渣坡道,由于卸渣坡道的兩端具有高度差,能使渣沿所述卸渣坡道自行流入所述卸渣腔的底部,相比現有渣庫,所述渣庫的卸渣更加方便,效率更高。此外,由于渣沿所述卸渣坡道流入所述卸渣腔,所述卸渣坡道對渣的路徑起到了引導作用,防止渣與所述卸渣腔的壁直接碰撞而損壞所述渣庫,由此可以避免所述渣庫周圍的防滲層被損壞,保證不會對環境產生污染。據實踐獲得,現有渣庫的日卸渣量為800噸,且防滲層局部有損壞。而所述渣庫的日卸渣量為3500噸,且未造成防滲層損壞。因此,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渣庫具有卸渣效率高、安全可靠、環境保障性好等優點。
另外,根據本發明上述實施例的渣庫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征: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卸渣坡道上設有卸渣槽。這樣可以使渣沿所述卸渣槽流入所述渣庫,保證渣不會從所述卸渣坡道的兩側滑落,提高卸渣的可靠性。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卸渣坡道具有多個傾斜段和多個水平段,多個傾斜段和多個水平段相互交替設置。這樣可以使渣在所述水平段進行緩沖,使渣減速,以進一步避免所述渣庫因渣碰撞而損壞。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卸渣坡道的底面上設有加固梁。這樣可以提高所述卸渣坡道的結構強度,以增加可靠性。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卸渣坡道的底面設有支撐柱。這樣可以利用所述支撐柱支撐所述卸渣坡道,使所述卸渣坡道的位置更加穩定。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卸渣坡道的上端設有剪力墻。這樣在卸渣時,面向所述剪力墻進行卸渣,使渣先與所述剪力墻發生碰撞,再沿所述卸渣坡道流入所述渣庫,進一步起到緩沖的作用,降低渣滑下的速度,降低渣與所述渣庫的碰撞強度。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渣庫的上表面具有卸車平臺。這樣可以便于卸渣車輛的停放,進一步便于卸渣。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卸車平臺上設有車輛安全拉緊裝置。這樣可以通過所述車輛安全拉緊裝置將卸渣車輛的前部固定在所述卸車平臺上,防止卸渣時卸渣車輛發生后傾,引發安全事故。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卸渣坡道為鋼筋混凝土澆筑件。這樣可以保證所述卸渣坡道的結構強度,以保證卸渣的可靠性。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混凝土的砼標號不低于C25。這樣可以保證所述混凝土的強度,避免因渣碰撞損壞所述卸渣坡道,進一步保證卸渣的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渣庫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渣庫的卸渣坡道的仰視圖。
圖3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渣庫的卸渣坡道和剪力墻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渣庫1、卸渣腔100、卸渣坡道200、卸渣槽210、傾斜段220、水平段230、加固梁240、支撐柱250、剪力墻260、卸車平臺300。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發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下面參考圖1-圖3描述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渣庫1。如圖1-圖3所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渣庫1內具有卸渣腔100,卸渣腔100內設有相對水平面傾斜設置的卸渣坡道20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永昌鉛鋅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云南永昌鉛鋅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0800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