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垃圾焚燒尾氣的冷卻凈化系統及冷卻凈化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507630.3 | 申請日: | 2013-10-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210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2 |
| 發明(設計)人: | 鄒炎 | 申請(專利權)人: | 鄒炎 |
| 主分類號: | B01D53/78 | 分類號: | B01D53/78;B01D53/60;B01D53/70;B01D53/72;B01D53/64;B01D53/68;B01D46/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雙收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李云鵬 |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朝***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垃圾 焚燒 尾氣 冷卻 凈化系統 凈化 方法 | ||
1.一種垃圾焚燒尾氣的冷卻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通過管路串聯的余熱鍋爐(16)、冷卻凈化塔(1)、第一引風機(2)、布袋除塵器(3)、活性焦塔(4)、第二引風機(5)和排氣煙囪(6),所述冷卻凈化塔(1)的中部可拆卸地固定有1-3組冷卻裝置(7)和置于其上的1-3組凈化裝置(8),所述冷卻凈化塔(1)的頂部為與所述第一引風機(2)相連的尾氣出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燒尾氣的冷卻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卻裝置(7)從下至上依次包括孔板(10)、陶瓷球或玻璃換熱層(11)和與其具有一定間隔設置的噴淋裝置(12),所述凈化裝置(8)從下至上依次包括孔板(10)、活性炭吸附層(13)和與其具有一定間隔設置的噴淋裝置(12),所述噴淋裝置(12)上設置有多個噴頭,所述噴頭能夠以其為中心向各個方向噴淋液體;所述冷卻裝置(7)的噴淋裝置(12)入口與水輸送管路的一端相連,所述凈化裝置(8)的噴淋裝置(12)與配液輸送管道相連通;所述冷卻凈化塔(1)的底部為具有一定角度的斜面結構(14),其底部開有排水口(15);所述排水口(15)與泥水分離裝置(17)的入口相連,所述泥水分離裝置(17)具有上下兩個出口,其中,上部出口與所述水輸送管路的另一端相連,所述冷卻裝置(7)的噴淋裝置(12)和所述泥水分離裝置(17)之間的管路上設置有第一水泵(19);所述泥水分離裝置(17)的下部出口與集塵罐(18)相連;所述布袋除塵器(3)的出口與所述集塵罐(18)相連;
所述凈化裝置(8)的噴淋裝置(12)入口與配藥罐(20)相連通,在所述凈化裝置(8)的噴淋裝置(12)入口與配藥罐(20)之間的管路上連接有第二水泵(21),所述配藥罐(18)中包括配液,所述配液為氨水、NaOH、KOH、PAC或Ca(OH)2的溶液。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垃圾焚燒尾氣的冷卻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凈化塔(1)的上部設置有霧化器(9)。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焚燒尾氣的冷卻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球或玻璃換熱層(11)的厚度為600mm;所述陶瓷球或玻璃換熱層(11)與所述冷卻裝置(7)的噴淋裝置(12)的之間的間隔為300mm;所述活性炭層(13)的厚度為1200mm;所述活性炭層(13)與所述凈化裝置(8)的噴淋裝置(12)之間的距離為500mm;相鄰兩個冷卻裝置(7)或凈化裝置(8)之間的距離為100mm;所述斜面結構(14)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35°~45°。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焚燒尾氣的冷卻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布袋除塵器(3)中含有消石灰、炭粉或粉末活性炭PAC;
所述配藥罐(20)的數量與所述凈化裝置(8)的數量相同,多個所述配藥罐(20)分別包含不同的配液。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垃圾焚燒尾氣的冷卻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裝置(7)和凈化裝置(8)的組合為以下三種之一:
I所述冷卻裝置(7)為一組,所述凈化裝置(8)為一組,所述配液為NaOH或KOH溶液;
II所述冷卻裝置(7)為兩組,所述凈化裝置(8)為兩組,其中一組所述凈化裝置(8)中的配液為NaOH或KOH溶液,另一組所述凈化裝置(8)中的配液為PAC或Ca(OH)2溶液;
III所述冷卻裝置(7)為三組,所述凈化裝置(8)為三組,三組所述凈化裝置(8)中的配液分別為氨水、NaOH或KOH溶液、PAC或Ca(OH)2溶液;
其中,所述NaOH、KOH或Ca(OH)2溶液的濃度為10~30%,所述氨水濃度為15~30%,所述PAC濃度為50~1200mg/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鄒炎,未經鄒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07630.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