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粘結性單體及提高牙科氧化鋯陶瓷與樹脂粘接強度的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503746.X | 申請日: | 2013-10-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017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26 |
| 發(fā)明(設計)人: | 魯藝;謝海峰;周鑫;陳志浩;章非敏;孫為銀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大學;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yī)院 |
| 主分類號: | C07F9/09 | 分類號: | C07F9/09;A61K6/083 |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李濤 |
| 地址: | 210093***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粘結 單體 提高 牙科 氧化鋯 陶瓷 樹脂 強度 方法 | ||
1.一種粘結性單體,其特征在于,該粘結性單體的主鏈為正辛烷碳鏈,所述碳鏈的一端為丙烯酸酯,另一端為磷酸酯;所述碳鏈的4,?5碳位上分別連接一個R基,所述R基為羥基、巰基或羧基;所述單體的結構式為:
。
2.權利要求1所述的粘結性單體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制備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a):以1,5-環(huán)辛二烯A為原料,在氯仿溶劑中經間氯過氧苯甲酸氧化1或5位上的雙鍵,得到中間產物B:
;
步驟(b):中間產物B在混合溶劑中經過碘酸開環(huán)氧化,得到中間產物C:
;
步驟(c):中間產物C在甲醇溶劑中經硼氫化鈉還原2、6位的羧基,得到中間產物D:
;
步驟(d):在無水四氫呋喃和吡啶溶劑中,中間產物D的其中一個羥基與甲基丙烯酸酰氯脫出氯化氫酯化,得到中間產物E:
;
步驟(e):在無水四氫呋喃溶劑中,中間產物E在三乙胺的作用下,與三氯氧磷和水先后發(fā)生脫出氯化氫的酯化反應和取代反應,得到中間產物F:
????;
步驟(f):中間產物F經間氯過氧苯甲酸、氧化八硫或活性鋅粉、三氯乙酰氯和三氯氧磷,將主鏈上的碳碳雙鍵環(huán)氧化,分別得到相應的中間產物G、G1和G2:
??;
????;
??;
步驟(g):中間產物G、G1、G2分別用硫酸、四氫化鋁鋰和碳酸氫鈉水溶液開環(huán)氧化得到相應的新型粘結性功能單體H、H1和H2:
??;
??;
???。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粘結性單體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中,所述1,5-環(huán)辛二烯與間氯過氧苯甲酸的摩爾質量比為5:?4,反應溫度為常溫,反應時間為18h。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粘結性單體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中,所述混合溶劑為1,4-二氧六環(huán)和水的混合溶劑,所述1,4-二氧六環(huán)和水的體積比例為4:?3;所述產物B與過碘酸的摩爾質量比為4:?5,反應溫度為常溫,反應時間為2h。
5.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粘結性單體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中,所述中間產物C與硼氫化鈉的摩爾質量比為1:3,其中硼氫化鈉過量;所述反應條件為冰浴,時間為12h。
6.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粘結性單體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d)中,所述中間產物D與甲基丙烯酸酰氯的摩爾質量比為1:1,反應溫度為85℃,回流時間為4h。
7.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粘結性單體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e)中,所述中間產物E與三氯氧磷、水和三乙胺的摩爾質量比為1:?1~1.1:?2:?3,在無水四氫呋喃溶劑中,向中間產物E中加入-40℃的三氯氧磷和占總量1/3的三乙胺,反應3h,滴加水,反應15min,加入余下的三乙胺,將溫度升至室溫,再反應17h。
8.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粘結性單體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f)中,所述中間產物F和間氯過氧苯甲酸的摩爾質量比為13:20,反應條件為室溫、24h;所述中間產物F和一氧化八硫的摩爾比為1:?4,反應條件為避光、2h;所述中間產物F和活性鋅粉、三氯乙酰氯、三氯氧磷的摩爾比為7:?8:?8:?8,反應條件為氮氣氣氛、2h。
9.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粘結性單體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g)中,所述中間產物G與硫酸的摩爾質量比為1:0.8~1,反應時間為室溫、24h;所述中間產物G1與四氫化鋁鋰的摩爾比為1:4,反應條件為冰浴、2h。
10.一種提高牙科氧化鋯陶瓷與復合樹脂粘結強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采用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粘結性單體為粘結劑,所述粘結性單體通過分子中4、5碳位的兩個R基與氧化鋯形成C-O-Zr鍵而相連,與樹脂的填料顆粒相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大學;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yī)院,未經南京大學;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y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03746.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