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2-吲哚酮-3-羧酸酯類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503250.2 | 申請日: | 2013-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2454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2 |
| 發明(設計)人: | 杜云飛;呂晶磊;趙康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F7/18 | 分類號: | C07F7/18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 12201 | 代理人: | 陸藝 |
| 地址: | 300072***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吲哚 羧酸 衍生物 合成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2-吲哚酮-3-羧酸酯類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術
2-吲哚酮-3-羧酸酯(I)是一個重要的合成中間體,被應用于產物Horsfiline的合成中[1]。
目前文獻報道的2-吲哚酮-3-羧酸酯(I)的合成方法只有一種,如下所示:
2006年,Trost和Brennan報道了一種吲哚酮類生物堿Horsfiline的全合成,這種方法以2-吲哚酮-3-羧酸酯(I)為重要的合成中間體,其具體制備方法如下所示:
此方法以取代苯胺(II)為原料,以三乙胺為縛酸劑,與重氮丙二酸單乙酯酰氯(III')反應,生成重氮丙二酸單乙酯酰胺衍生物(IV');化合物(IV')在醋酸銠和三氟乙酰胺作用下發生分子內環合,所得到的2-吲哚酮-3-羧酸酯于二氯甲烷中,在三乙胺作用下,與三異丙基三氟甲磺酸酯反應生成三異丙基保護的2-吲哚酮-3-羧酸酯類衍生物(I)。
此方法的缺點是制備過程中用到了有機金屬試劑醋酸銠,對環境有潛在危害且商業價格較昂貴。
具體參見以下文獻:
[1]Trost,B.M.;Brennan,M.K.Org.Lett.2006,8,2027.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2-吲哚酮-3-羧酸酯類衍生物(I)的合成方法。
一種2-吲哚酮-3-羧酸酯類衍生物(I)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以取代苯胺(II)為原料,以三乙胺為縛酸劑,與丙二酸單乙酯酰氯(III)反應,生成丙二酸單乙酯酰胺衍生物(IV);
(2)所述丙二酸單乙酯酰胺衍生物(IV)在乙腈和四氫呋喃的混合溶液中,在氫化鈉作用下,與乙酰氯反應生成烯醇式化合物(V);
(3)所述烯醇式化合物(V)于乙腈中,在醋酸碘苯作用下發生分子內環合,隨后于乙腈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中,在醋酸鈉的作用下脫除乙酰基,所得到的2-吲哚酮-3-羧酸酯于二氯甲烷中,在三乙胺作用下,與三異丙基三氟甲磺酸酯反應生成三異丙基保護的2-吲哚酮-3-羧酸酯類衍生物(I);反應式為:
所述TIPS為三異丙基硅基。
本發明具有操作簡單,反應條件溫和,反應原料以及反應試劑易得,無需有毒金屬試劑,對環境友好等優點。
具體實施方式
下述各實施例中所用的反應原料取代苯胺(II)、丙二酸單乙酯酰氯(III)、乙酰氯、醋酸碘苯、三異丙基三氟甲磺酸酯等均可以方便買到。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下面各實施例是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更好地理解本發明,但本發明的內容并不限于所舉實施例。
實施例1
丙二酸單乙酯酰胺衍生物(3-氧代-3-[(2,4-二甲氧基芐基)(4-甲氧基苯基)氨基]丙酸乙酯)(IV)的制備
將丙二酸單乙酯酰氯(III)(2.6g,17.6mmol)溶于無水二氯甲烷(130mL)中,將所得溶液冷卻至0℃,向該溶液中加入取代苯胺(N-(2,4-二甲氧基芐基)-4-甲氧基苯胺)(II)(4.0g,16.6mmol),攪拌至溶解,于0℃下向所得混合溶液中緩慢滴加三乙胺(2.5mL),滴加完畢后繼續攪拌30分鐘,反應結束。向反應液中加入飽和氯化銨溶液(100mL),將混合液置于分液漏斗中收集有機層,用水(150mL)洗滌,有機相經無水硫酸鈉干燥并減壓濃縮后,得粗品產物,粗品經柱色譜分離純化,得到淡黃色油狀液體5.5g,產率:85%。
1H?NMR(400MHz,CDCl3)δ7.26(d,J=8.4Hz,1H),6.95(d,J=8.8Hz,2H),6.79(d,J=8.8Hz,2H),6.43(d,J=8.4Hz,1H),6.32(s,1H),4.87(s,2H),4.13(q,J=7.2Hz,2H),3.77(s,6H),3.55(s,3H),3.20(s,2H),1.23(t,J=7.2Hz,3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大學,未經天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0325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