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計算機串行接口電路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503224.X | 申請日: | 2013-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725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29 |
| 發明(設計)人: | 王東旭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愛信雅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3/40 | 分類號: | G06F13/4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計算機 串行 接口 電路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計算機軟硬件電路,尤其涉及一種計算機串行接口電路。
背景技術
串行接口是指數據一位一位地順序傳送,其特點是通信線路簡單,只要一對傳輸線就可以實現雙向通信(可以直接利用電話線作為傳輸線),從而大大降低了成本,特別適用于遠距離通信,但現有技術中的串行接口傳送速度較慢,電路結構復雜、體積大,不利于推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計算機串行接口電路。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
本發明包括第一按鍵、第二按鍵、晶振片、單片機、第一反相器、第二反相器、光耦合器、第一電容、第二電容、第一三極管、第二三極管、第一電阻、第二電阻、第三電阻、第四電阻、第五電阻、第六電阻、第七電阻、第八電阻和第九電阻,所述第一按鍵的第一端同時與所述第二按鍵的第一端、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電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三極管的發射極、所述第七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光耦合器內發光二極管的負極連接后接地,所述第一按鍵的第二端同時與所述單片機的第一I/O端和所述第一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二按鍵的第二端同時與所述單片機第二I/O端和所述第二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一電阻的第二端同時與所述所述第二電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九電阻的第一端連接后接電源正極端,所述第三電阻的第一端同時與所述第一三極管的集電極、所述第二反相器的同相輸入端和所述第二反相器的反相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三電阻的第二端同時與所述第四電阻的第一端、所述光耦合器內第一光敏三極管的集電極和所述光耦合器內第二光敏三極管的集電極連接,所述第四電阻的第二端同時與所述第二三極管的集電極、所述第一反相器的同相輸入端和所述第一反相器的反相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五電阻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三極管的基極連接,所述第五電阻的第二端同時與所述第七電阻的第二端和所述光耦合器內第一光敏三極管的發射極連接,所述第六電阻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二三極管的基極連接,所述第六電阻的第二端同時與所述光耦合器內第二光敏三極管的發射極和所述第八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八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三極管的發射極連接后接地,所述第九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光耦合器內發光二極管的正極連接,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二端同時與所述晶振片的第一端和所述單片機的信號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二電容的第二端同時與所述晶振片的第二端和所述單片機的信號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輸出端與所述單片機的正向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輸出端與所述單片機的反向輸入端連接。
具體地,所述單片機采用型號為AT89C2051的單片機。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發明為一種計算機串行接口電路,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電路結構簡單、采用元件少、體積小和成本低的優點,且本發明的傳輸數據有效的得到了提高,有利于推廣。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電路結構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發明包括第一按鍵AVT1、第二按鍵ANT2、晶振片B、單片機IC、第一反相器A1、第二反相器A2、光耦合器SSR、第一電容C1、第二電容C2、第一三極管VT3、第二三極管VT4、第一電阻R1、第二電阻R2、第三電阻R3、第四電阻R4、第五電阻R5、第六電阻R6、第七電阻R7、第八電阻R8和第九電阻R9,第一按鍵AVT1的第一端同時與第二按鍵ANT2的第一端、第一電容C1的第一端、第二電容C2的第一端、第一三極管VT3的發射極、第七電阻R7的第一端和光耦合器SSR內發光二極管LED的負極連接后接地,第一按鍵AVT1的第二端同時與單片機IC的第一I/O端和第一電阻R1的第一端連接,第二按鍵ANT2的第二端同時與單片機IC第二I/O端和第二電阻R2的第一端連接,第一電阻R1的第二端同時與所述第二電阻R2的第二端和第九電阻R9的第一端連接后接電源正極端Vcc,第三電阻R3的第一端同時與第一三極管VT3的集電極、第二反相器A2的同相輸入端和第二反相器A2的反相輸入端連接,第三電阻R3的第二端同時與第四電阻R4的第一端、光耦合器SSR內第一光敏三極管VT1的集電極和光耦合器SSR內第二光敏三極管VT2的集電極連接,第四電阻R4的第二端同時與第二三極管VT4的集電極、第一反相器A1的同相輸入端和第一反相器A1的反相輸入端連接,第五電阻R5的第一端與第一三極管VT3的基極連接,第五電阻R5的第二端同時與第七電阻R7的第二端和光耦合器SSR內第一光敏三極管VT1的發射極連接,第六電阻R6的第一端與第二三極管VT4的基極連接,第六電阻R6的第二端同時與光耦合器SSR內第二光敏三極管VT2的發射極和第八電阻R8的第一端連接,第八電阻R8的第二端與第二三極管VT4的發射極連接后接地,第九電阻R9的第二端與光耦合器SSR內發光二極管LED的正極連接,第一電容C1的第二端同時與晶振片B的第一端和單片機IC的信號輸入端連接,第二電容C2的第二端同時與晶振片B的第二端和單片機IC的信號輸出端連接,第一反相器A1的輸出端與單片機IC的正向輸入端連接,第二反相器A2的輸出端與單片機IC的反向輸入端連接,單片機IC采用型號為AT89C2051的單片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愛信雅克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愛信雅克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0322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數據高速傳輸方法
- 下一篇:磁盤陣列測試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