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無鹵阻燃型AN/MAA共聚物泡沫材料的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502636.1 | 申請日: | 2013-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3989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9 |
| 發明(設計)人: | 魯平才;焦自保;趙釬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兆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F220/46 | 分類號: | C08F220/46;C08F220/06;C08F220/54;C08F220/18;C08F220/40;C08F2/44;C08K5/3492;C08K3/32;C08K3/02;C08K3/36;C08J9/10;C08J9/14;C08L33/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匯盛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陳揚 |
| 地址: | 212400 江蘇省鎮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阻燃 an maa 共聚物 泡沫 材料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無鹵阻燃型AN/MAA共聚物泡沫材料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AN/MAA共聚物泡沫是耐熱性能優異的剛性結構泡沫塑料,然而材料本身卻不具有阻燃性能。隨著軍用和民用市場對硬質泡沫的需求量的增加,硬質泡沫的阻燃性已成為越來越備受關注的課題。
目前使用的阻燃劑主要有無機阻燃劑如銻系,Al(OH)3,Mg(OH)2,紅磷等;有機阻燃劑有鹵系和磷系。鹵系阻燃劑在燃燒時發煙量大,并產生有毒氣體,很容易產生二次污染,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鹵系阻燃劑的用量已越來越少。無機阻燃劑燃燒時雖然發煙量很低,且不產生有毒氣體,但添加量較大,常會影響制品的物性和機械性能。對于AN/MAA體系多為有機試劑,很容易產生相分離的問題,同時如果用紅磷制得的泡沫由于顏色的問題又限制了其使用的范圍。磷系阻燃劑發煙量小,但大多數為低分子的磷酸酯,通常為液體,揮發性大,耐熱性能不高,對于AN/MAA共聚物泡沫200℃的高溫發泡來說很容易導致磷系阻燃劑的分解。氮系阻燃劑單獨使用時,阻燃效果差。當氮系阻燃劑與磷系阻燃劑復配或用同時含N-P的化合物作阻燃劑時,由于N-P的協同作用,顯示出良好的阻燃性能,其發煙量小,可自熄,不產生有毒氣體。因此成為現在阻燃劑的發展方向。
發明內容
為了滿足硬質泡沫在各種不同阻燃場所的應用,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無鹵阻燃型AN/MAA共聚物泡沫材料的制備方法,本方法制得的一種無鹵阻燃型AN/MAA共聚物硬質泡沫經測試其氧指數可達到33以上。此泡沫材料可廣泛應用于航天航空、高速列車、風電、船舶、醫療等各種對阻燃有一定要求的領域用作填充材料或夾芯材料。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無鹵阻燃型AN/MAA共聚物泡沫材料的制備方法,以甲基丙烯酸(MAA)、丙烯腈(AN)和第三單體,通過加入增稠劑,同時加入引發劑、發泡劑、交聯劑、密度控制劑以及成核劑一步法直接共聚得到AN/MAA共聚板,再經過高溫發泡和熱處理制得AN/MAA共聚物泡沫,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配方按如下重量份配置:
甲基丙烯酸??????????????????40-60
丙烯腈??????????????????????40-60
第三單體???????????????????????????????????????5-20
氮-磷系復合阻燃劑???????????1-30
增稠劑??????????????????????1-30
引發劑??????????????????????0.05-0.6
發泡劑??????????????????????1-16
交聯劑??????????????????????1-12
密度控制劑??????????????????0.1-3
成核劑??????????????????????0.3-18
???????按照上述配方將甲基丙烯酸、丙烯腈、第三單體、氮-磷系復合阻燃劑、增稠劑混合,加入引發劑、發泡劑、交聯劑、密度控制劑、成核劑,混合均勻得到均勻溶液;
(2)將得到的溶液注入由橡膠條密封好的兩塊平行玻璃內,在30℃-70℃水浴溫度條件下聚合反應10-70小時,形成AN/MAA共聚板;
(3)將共聚板放置在80℃-180℃條件下預熱2-10小時,再經180℃-230℃條件下發泡10min-200min,得到無鹵阻燃型AN/MAA共聚物初始泡沫;
(4)將制得的無鹵阻燃型AN/MAA共聚物初始泡沫在100℃-200℃條件下保持1-5小時,并自然冷卻至室溫,得到無鹵阻燃型AN/MAA共聚物泡沫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兆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兆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0263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