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開口光配向像素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500085.5 | 申請日: | 2013-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435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9 |
| 發明(設計)人: | 馬群剛;周劉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中電熊貓液晶顯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43 | 分類號: | G02F1/1343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 |
| 地址: | 210038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開口 像素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平板顯示器制造領域,具體的是一種高開口光配向像素結構。
背景技術
VA面板是現在高端液晶應用較多的面板類型,屬于廣視角面板。和TN面板相比,8bit的面板可以提供16.7M色彩和大可視角度是該類面板定位高端的資本,但是價格也相對TN面板要昂貴一些。VA類面板的正面(正視)對比度最高,但是屏幕的均勻度不夠好,往往會發生顏色漂移。
公知的,UV2A技術較之其他?VA(MVA、PVA、PSVA)廣視角技術而言,有高透過率、高對比度及快速響應等優勢,且較IPS、FFS廣視角技術具有高對比度的優點。例如,白態下,MVA需要設置有凸起和溝槽結構,用于形成多疇,因此不可避免地被溝槽和突起占掉一些開口率;而UV2A是由不同方向的紫外光照射使液晶在配向膜上形成多疇配向,無需溝槽和突起,因此開口率比MVA的面板提高20%以上。黑態下,MVA在相對于凸起結構的位置上有漏光,其原因是因為液晶分子在凸起結構的位置為傾斜站立,形成雙折射效應造成漏光;而UV2A因為不需要凸起結構來控制液晶的倒向,故不會有漏光,實現了“深黑”顯示。所以UV2A的對比度可較MVA由原本的3000:1提升至6000:1以上;另外UV2A技術實現了所有液晶分子全面均一的限制力,實現了高速反應,響應時間僅為MVA的一半。綜上所述,UV2A較之MVA更進一步地提升了LCD-TV的影像品質。
然而,隨著面板解析度的要求越來越高,在現有UV2A技術上,如何再進一步提高穿透率,成為面板設計者不斷努力的課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UV2A顯示技術中面板解析度不高問題,提供一種進一步提高穿透率的高開口光配向像素結構。
技術方案思路:
液晶面板像素各疇(Domain)之間透光面積不均導致的灰階效果差的現狀,通過對液晶面板的像素電極和黑色矩陣形狀進行調整,提供一種各個Domain內的透光面積趨于平均,具有更好的傾斜視角的灰階補償的液晶面板。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一種高開口光配向像素結構,基于UV2A模式的像素結構,包括呈行列排列的多個子像素、在列方向設置的數據線、在行方向設置的掃描線、公共電極、像素電極、絕緣層、以及TFT開關,每個子像素上對應一個TFT開關、一條數據線和一條掃描線;所述每個子像素對應的TFT開關的柵極連接至對應的掃描線,源極連接至對應的數據線,漏極連接至子像素的像素電極。所述每個子像素對應的數據線布置在該子像素的中間;每個子像素對應三個長條形的公共電極,其中兩個在列方向上跨越子像素并設置在該子像素的邊緣,第三個在行方向上位于該子像素的中間位置,每個子像素的公共電極整體呈現H字型。
所述每個子像素右側的公共電極位置形成儲存電容。
所述子像素儲存電容處的剖面結構從下至上依次為:公共電極、第一絕緣層、漏極引出結構、第二絕緣層、有機絕緣層、像素電極,漏極引出結構覆蓋公共電極并和公共電極形成儲存電容。
所述第二絕緣層在靠近公共電極位置的左側處開有一個接觸孔,漏極引出結構在接觸孔對應位置延伸并覆蓋接觸孔,所述像素電極在對應接觸孔處下凹并與漏極引出結構電連接。
所述接觸孔結構的中心對應疇邊界的中心。
每個子像素對應的公共電極還可以只是一個長條形的公共電極,它們在列方向上跨越子像素并分別設置在該子像素邊緣;TFT開關的漏極包括一個通孔結構,漏極在該通孔處通過透明導電薄膜與像素電極電連接。
所述每個子像素右側的公共電極位置形成儲存電容。
所述子像素儲存電容處的剖面結構從下至上依次為:第一金屬層、第一絕緣層、公共電極、第二絕緣層、有機絕緣層、像素電極,第一金屬層和公共電極形成儲存電容。公共電極設置于第一金屬層的上方,達到了更好的屏蔽效果。
所述第二絕緣層在靠近公共電極位置的左側處開有一個接觸孔,第一金屬層在接觸孔對應位置延伸并覆蓋接觸孔,所述像素電極在對應接觸孔處下凹并與第一金屬層電連接。
所述接觸孔結構的中心對應疇邊界的中心。
作為另一種方式,所述第二絕緣層在靠近公共電極位置的右側處開有一個接觸孔,第一金屬層在接觸孔對應位置延伸并覆蓋接觸孔,所述像素電極在對應接觸孔處下凹并與第一金屬層電連接。
所述接觸孔結構的中心對應疇邊界的中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中電熊貓液晶顯示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京中電熊貓液晶顯示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0008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盲信道自適應方法及其裝置
- 下一篇:白光通信中反饋式光源對準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