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超重力高效脫除NOX的裝置及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499098.5 | 申請日: | 2013-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2105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2 |
| 發明(設計)人: | 陳建峰;孫寶昌;趙宏;初廣文;羅勇;鄒海魁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化工大學;蘇州?;h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78 | 分類號: | B01D53/78;B01D53/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張文祎 |
| 地址: | 100029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重力 高效 脫除 no sub 裝置 工藝 | ||
1.一種超重力高效脫除NOx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超重力氣體調質器(10)、硝酸循環槽(20)、超重力堿液吸收器(30)、除霧器(40)和堿液槽(50);
所述硝酸循環槽(20)的出口通過第一管道(61)連接到第一循環泵(71)入口,該第一循環泵(71)的出口通過第二管道(62)與超重力氣體調質器(10)的液體入口連接相通;所述超重力氣體調質器(10)的液體出口通過第三管道(63)連接到硝酸循環槽(20);所述超重力氣體調質器的氣體入口外接輸送含硝酸氣體或NOx的工業尾氣管道(81);
所述超重力氣體調質器(10)的氣體出口通過第四管(64)道連接到超重力堿液吸收器(30)的氣體入口,所述超重力堿液吸收器(30)的氣體出口通過第五管道(65)連接到除霧器(40),所述除霧器(40)通過第六管道(66)連接到堿液槽(50),該堿液槽(50)的出口通過第七管道(10)連接到第二循環泵(72)入口,該第二循環泵(72)出口通過第八管道(68)連接到超重力堿液吸收器(30)的液體進口,所述超重力堿液吸收器(30)的液體出口連接到第六管道(66)上;第八管道(68)上設有出液管道(8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重力高效脫除NOx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優選地,所述堿液槽上設有補充堿液管。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重力高效脫除NOx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優選地,所述硝酸循環槽上設有補充硝酸管。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重力高效脫除NOx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優選地,所述超重力氣體調質器和超重力堿液吸收器均為超重力反應器。
5.如權利要求1-4中任一裝置脫除NOx的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超重力氣體調質:
將含硝酸氣體或NOx的工業尾氣由氣體進口進入超重力氣體調質器(10)內,使用20-50%的濃硝酸經第一循環泵泵(71)入到超重力氣體調質器(10)內;在超重力氣體調質器內(10),工業尾氣中的NO和濃硝酸反應生成NO2;經調節后工業尾氣中NO2/NO的摩爾比在0.8-1.5范圍內;
2)超重力堿吸收循環:
經過調質后的氣工業尾氣由通過第四管道(64)輸送到超重力堿液吸收器(30),堿液槽(50)內的堿液經第二循環泵(72)輸送到超重力堿液吸收器(30)的液體入口,進入超重力堿液吸收器(30)的堿吸收反應區后與工業尾氣進行吸收反應,與氣體反應后的堿液經第六管道(66)返回堿液槽(50);
工業尾氣經堿液吸收后經第五管道(65)輸送到除霧器(40)除霧,除霧后的氣體排入大氣;除霧器(40)內捕集到的霧滴經第六管道(66)輸送到堿液槽(50)。
6.優選地,將濃硝酸通過補充硝酸管(21)輸送到硝酸循環槽中,保證硝酸循環槽內的硝酸濃度滿足系統的要求。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脫除NOx的工藝,其特征在于:優選地,將不低于1wt%濃度的堿液補充到堿液槽中,以保證對堿液濃度的要求。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脫除NOx的工藝,其特征在于:優選地,所述堿液是碳酸鈉溶液或氫氧化鈉溶液。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脫除NOx的工藝,其特征在于:優選地,所述超重力氣體調質器和超重力堿液吸收器的超重力加速度為10-500g。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化工大學;蘇州海基環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化工大學;蘇州海基環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99098.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壓鈉燈功率規格的識別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電連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