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發光二極管芯片制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97918.7 | 申請日: | 2013-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0078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8 |
| 發明(設計)人: | 鄭建森;林素慧;徐宸科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市三安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33/20 | 分類號: | H01L33/20;H01L3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廈***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發光二極管 芯片 制作方法 | ||
1.一種發光二極管芯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如下步驟:
1)在藍寶石襯底上形成掩膜層,其至少包括若干個第一尺寸圖案,使得后續生長的外延層無法愈合連接在一起;
2)在制作完掩膜層的藍寶石襯底上形成外延層,其在外延層的內側表面形成若干個上寬下窄的倒臺狀洞穴,所述洞穴在垂直方向上貫穿整個外延層,減少發光二極管內部發生全反射現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發光二極管芯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尺寸圖案的線徑為10~30μm,間距為5~20μ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發光二極管芯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形成的掩膜層還包括若干個第二尺寸圖案,用于將所述藍寶石襯底定義出若干個單元區域,所述第一尺寸圖案位于各個單元區域內,從而在步驟2)中各單元區域內的外延層外側表面形成呈上窄下寬的臺狀結構,減少發光二極管內部發生全反射現象。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發光二極管芯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尺寸圖案為閉合環狀,環寬為15~40μ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發光二極管芯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形成的掩膜層還包括若干個第三尺寸圖案,從而在步驟2)中在所述第三尺寸圖案上進行橫向外延生長的同時,增強光在外延層和藍寶石襯底界面散射。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發光二極管芯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尺寸圖案的線徑為0.1~5μm,間距為0.2~5μm。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發光二極管芯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尺寸圖案、第三尺寸圖案呈周期性分布,形狀為圓形或者橢圓形或者多邊形中的一種或前述任意組合之一。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發光二極管芯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尺寸圖案與第三尺寸圖案的個數比例為1:50~1:10。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發光二極管芯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在步驟1)后,對藍寶石襯底進行蝕刻,使得未被掩膜層保護的藍寶石襯底被蝕刻,從而形成圖形化藍寶石襯底。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發光二極管芯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在步驟2)后,采用蝕刻工藝去除裸露出來的掩膜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市三安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廈門市三安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97918.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