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面皮測厚機構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497318.0 | 申請日: | 2013-10-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982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26 |
| 發(fā)明(設計)人: | 吳海奇 | 申請(專利權)人: | 尚寶泰機械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1C11/24 | 分類號: | A21C11/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連平 |
| 地址: | 215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面皮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面條加工設備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面皮測厚機構。
背景技術:
在機械加工面條的過程中需要經(jīng)過多道工序,其實就有面皮壓延和面條切絲,所謂面皮壓延就是將混合均勻的糊狀面粉和水的混合物通過輥子壓延成特定形狀和厚度均勻的面皮,而面條切絲則是將厚度均勻的面皮經(jīng)過一對相嚙合的齒輥,它是將面皮加工成面條的過程,現(xiàn)有的設備中,在面皮加工完成之后,一般為通過肉眼進行檢查,看面皮經(jīng)過壓延之后是否被加工成均勻,由于機械設備是連續(xù)運行的,通過肉眼進行檢測使得操作工人的勞動強度高,而且通過操作工人的肉眼進行檢測,檢測精度也不高,不能識別較小的誤差,因此不能確保加工完成在進入切絲的面皮厚薄均勻,經(jīng)常會導致切絲完成的面條大小尺寸不均勻。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種面皮測厚機構,它能更加精確地檢測加工完成的面皮厚薄是否均勻,可以降低操作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生產(chǎn)效率的同時還能保證面條切絲的質(zhì)量。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一種面皮測厚機構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設置有若干組由電機帶動的面皮壓延機構,所述機架上還安裝有面皮切絲刀具,位于機架最后端的面皮壓延機構與面皮切絲刀具之間安裝有厚度檢測探頭。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yōu)選,所述面皮切絲刀具上方的機架上安裝有一過渡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yōu)選,所述厚度檢測探頭安裝在一固定在地面上的架體上。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yōu)選,所述架體由左方管和右方管構成,所述左方管和右方管分別固定在橫管的兩端,左短管鉸接在左方管上,右短管鉸接在右方管上,橫梁的一端安裝在左短管上、另一端安裝在右短管上,所述厚度檢測探頭固定在橫梁上,所述厚度檢測探頭正對著面皮切絲刀具和位于機架最后端的面皮壓延機構之間的位置。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yōu)選,所述厚度檢測探頭為距離傳感器。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yōu)選,所述前一組面皮壓延機構和后一組面皮壓延機構通過輸送帶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yōu)選,所述輸送帶的兩側安裝有輸送帶側板。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yōu)選,所述面皮壓延機構由一個由電機帶動的主動輥和一個從動輥構成,所述主動輥和從動輥之間通過齒輪嚙合傳動。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yōu)選,所述機架上安裝有側板,所述主動輥和從動輥可轉動安裝在側板上。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yōu)選,所述面皮切絲刀具為一對相互嚙合的齒輥,所述面皮切絲刀具由電機帶動。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fā)明通過厚度檢測探頭對壓延加工完成的面皮進行厚度檢測,在發(fā)現(xiàn)面皮厚薄不均的情況之下,可通過及時調(diào)整面皮壓延機構使得加工的面皮厚薄均勻,可保證進入切絲加工的面皮的質(zhì)量,可進一步保證切絲完成的面條尺寸均勻,而且本發(fā)明不再需要操作工人肉眼檢測面皮的厚度,可以降低操作工人的勞動強度,而且還提高了加工的效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俯視圖;
圖3為圖2的左視圖;
圖4為圖3的B-B向示意圖;
圖5為架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架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符號說明:
1、機架;2、面皮壓延機構;3、厚度檢測探頭;4、架體;5、輸送側板;6、面皮切絲刀具;7、輸送帶;8、過渡輥;9、輸送帶側板;10、側板;41、左方管;42、右方管;43、橫管;44、左短管;45、右短管;46、橫梁;47、薄板體;49、鉸鏈;410、底薄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所述僅為體現(xiàn)本發(fā)明原理的較佳實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如圖1至6所示為本發(fā)明一種面皮測厚機構的實施例,它包括機架1,所述機架1上設置有若干組由電機帶動的面皮壓延機構2,所述機架1上還安裝有面皮切絲刀具6,位于機架1最后端的面皮壓延機構2與面皮切絲刀具6之間安裝有厚度檢測探頭3,在本實施例中,厚度檢測探頭3為距離傳感器,而且面皮壓延機構2的組數(shù)是根據(jù)面條加工的情況來選擇,在加工較細的面條的時候需要較薄的面皮,在這種情況之下就需要選擇相對較多組數(shù)的面皮壓延機構2,具體到本實施例中采用了十組面皮壓延機構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尚寶泰機械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未經(jīng)尚寶泰機械科技(昆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9731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