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鐵合金爐料生產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497036.0 | 申請日: | 2013-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260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2 |
| 發明(設計)人: | 李書成;李偉鋒;楊碩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省西保冶材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B4/08 | 分類號: | C22B4/08;C22B4/06 |
| 代理公司: | 鄭州紅元帥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季發軍 |
| 地址: | 4745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鐵合金 爐料 生產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鐵合金生產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鐵合金爐料生產系統。
背景技術
鐵合金爐料的生產,通常是根據生產合金的種類將各種原料先進行預熱,然后在礦熱爐內熔煉結塊成型。由于密閉式礦熱爐可以產生大量煤氣,這些煤氣可用于燒結機、預熱器。利用煤氣在燒結機中預處理礦石,在預熱罐中將原料加熱,然后熱料入爐。熱料入爐的通常做法是:先將原料在預熱器中用煤氣熱風爐加熱,物料在800℃下加熱兩小時,后放入保溫料斗內,再用起重機將料斗提至爐頂保溫料倉,后經布料系統加入爐內。其生產工藝系統多在廠房內采用分層布置,具體自下而上各層布置分別為:第一層布置礦熱爐和預熱爐,該層層高約為7-8m;第二層布置操作平臺,該層層高約為6m;第三層布置配電系統,該層層高約為8-9m;第四層布置電極把持系統,該層層高約為5-6m;第五層布置配料系統,該層層高約為8m。其生產程序是;將原料送入預熱罐內預熱后,裝入隔熱儲料倉,通過配料層的行車提升至配料層,由落料管落入礦熱爐進行熔煉成品。該生產工藝系統的缺陷是1)生產線過長,造成占地面積大,建筑、設備一次投資大,而且廠房建筑一般高達40米左右,不僅建筑投資大,而且生產及輔助管理難度加大,物流路程長;2)由于預熱料遠距離輸送,需要配備具有良好保溫措施的傳輸設備和輸送管道,即便如此,爐料的熱損不可避免,必然地加大能耗,而且物料粉化率高;3)熱料倒運過程中的輻射熱對周邊設備損傷大,影響設備、建筑壽命;4)需要在最高的配料層上部配備大型行車,不僅生產投資加大,而且會帶來系統整體的復雜化和維護工作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提供一種系統配置更加簡單、投資少、耗能低、操作維護更加方便的鐵合金爐料生產系統。
為實現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鐵合金爐料生產系統,包括廠房、礦熱爐、還原預熱罐,所述廠房自下而上依次設置熔煉層、操作層、配電層和電極把持層,所述礦熱爐位于熔煉層,其特征在于:所述還原預熱罐位于所述電極把持層。
所述還原預熱罐上方設置與之連通的原料供給裝置,還原預熱罐的出料口通過保溫傳輸管道與所述礦熱爐連通。
所述原料供給裝置包括原料提升機構和原料輸送機構。
所述還原預熱罐設置多個。
所述還原預熱罐呈環形布置。
本發明的鐵合金爐料生產系統,通過系統設計的合理化調整,獲得了極為顯著的技術效果,比之現有技術極大地節約了系統建設投資和運行費用,其中建設投資可節省20%左右,同時預熱原料的輸送距離大大縮短,熱損大幅度減少,相應降低了能耗,同時保溫傳輸管道8的長度減少近50%,節省了設備投資。而且系統結構配置更加緊湊,設置更加簡捷合理,操作和維護更加簡便、安全,性能更加可靠。
?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鐵合金爐料生產系統,包括廠房12、礦熱爐11、還原預熱罐7,所述廠房12自下而上依次設置熔煉層1、操作層2、配電層3和電極把持層4,所述礦熱爐11位于熔煉層1,負責鐵合金爐料的熔煉成型。所述操作層2主要用于操作平臺10的安裝,提供熔煉操作人員作業之用;所述配電層3用于礦熱爐11的配電系統及其操作系統的安裝,所述電機把持層4安裝有礦熱爐電極9的把持系統,負責鐵合金爐料熔煉過程中電極9的送進。本發明中所述還原預熱罐7最好設置為多個,并安裝在所述電極把持層4內,采用環形布置,其還原預熱量與所述礦熱爐11的熔煉量相匹配,這樣可以降低每個預熱罐的高度,減小裝料量和體積??朔d荷集中,造成礦熱爐車間高度和載荷都過大,建筑設計困難,一次建設投資大等問題。與現有技術相比,可以降低廠房建筑高度8米以上,同時可減少廠房平面建筑面積,節約大量的基建投資。所述還原預熱罐7上方設置與之連通的原料供給裝置,所述原料供給裝置包括原料提升機構6和原料輸送機構5。還原預熱罐7的出料口通過保溫傳輸管道8與所述礦熱爐11連通,采用多個還原預熱罐7配套,每個還原預熱罐7只需一支保溫傳輸管道8,可以避免預熱罐及管道影響電極筒焊接和加電極糊,造成爐頂電極糊平臺的工作面積狹窄,工作環境差等問題;同時也便于輸料量的監控,輸料過程中故障的排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省西保冶材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河南省西保冶材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9703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