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金屬復合管半成品及加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97030.3 | 申請日: | 2013-10-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278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2 |
| 發明(設計)人: | 陳昌;黃克堅;王利樹;黎劍峰;莫敏玲;蘇章卓;徐亮;魏家樂;仵炳祥;許軒有 | 申請(專利權)人: | 番禺珠江鋼管(珠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9/02 | 分類號: | F16L9/02;B21D26/033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謝偉;秦雪梅 |
| 地址: | 510950 廣東省珠***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金屬 復合管 半成品 加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雙金屬復合管半成品及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雙金屬復合管是一種具有高性價比的產品,已在能源、造船、化工、石油和機械等領域得到大量推廣應用。雙金屬復合管由兩種材料性能優勢各異的金屬管組合加工而成,其結構分金屬外管和金屬內管兩部分,二者貼合力大小是衡量雙金屬機械復合工藝可靠性的主要標志。以應用于酸性油氣介質輸送管道的雙金屬復合管為例,其內管為耐蝕合金管,其外管是高強度的管線管,按照城鎮建設部行業CJ/T192-2004和中石油天然氣SY/T6623標準,經復合加工處理的雙金屬管,其層間貼合力最小值應達到0.2Mpa,制作工藝過程控制對該指標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雙金屬復合管制造技術包括爆燃、旋壓、拉拔以及外包模具的水壓擴徑等多種工藝,但如何實現復合管層間貼合力大小的控制,上述工藝都未曾提供可操作性強、效果顯著的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本發明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雙金屬復合管半成品及加工方法,可實現對復合管層間貼合力大小的控制,制造出符合標準要求的雙金屬復合管。
其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雙金屬復合管半成品,包括金屬外管和金屬內管,所述金屬外管和金屬內管都分別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金屬內管套設于金屬外管中,金屬外管內壁和金屬內管外壁之間具有間隙區,在金屬外管上設有排氣孔,在金屬外管第一端口和金屬內管第一端口之間、金屬外管第二端口和金屬內管第二端口之間分別設有第一密封裝置、第二密封裝置,在金屬內管的第一端口處設有第一堵塞,第一堵塞中設有導管,導管導通金屬內管的內腔與外界,在金屬內管的第二端口處設有第二堵塞,第二堵塞中設有液壓傳感器和排氣管,液壓傳感器貫穿所述第二堵塞并伸入至金屬內管的腔內,排氣管導通金屬內管的內腔與外界。
所述第一密封裝置、第二密封裝置皆包括密封墊和張力密封圈,第一密封裝置的張力密封圈緊箍在第一密封裝置的密封墊外面,第二密封裝置的張力密封圈緊箍在第二密封裝置的密封墊外面。
所述排氣管上設有閥門。
所述第一堵塞、第二堵塞的口徑分別與所述金屬內管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的口徑相適應。
一種雙金屬復合管加工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通過導管將液體輸入金屬內管,排出所述金屬內管內的空氣;
關閉排氣管,通過導管輸入液體增大金屬內管內的液壓,使金屬內管發生膨脹變形,間隙區的空氣從排氣孔排出,通過液壓傳感器獲得管內的液壓值,當達到設定的液壓值時,保壓一段時間;
降低金屬內管內的液壓,排出所述金屬內管內的液體。
下面對本發明的優點或原理進行說明:
1、將金屬內管套入金屬外管腔內,兩邊端口分別套入第一密封裝置、第二密封裝置便可進行密封,組裝操作簡便易行;
2、通過這種加工工藝方法,可有效控制金屬內管與金屬外管的貼合程度,并可使管間的貼合力達到最佳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所述雙金屬復合管半成品的橫截面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過程中,密封液壓對應加壓時間的關系圖;
附圖標記說明:
110、第一密封裝置,111、第一密封墊,112、第一張力密封圈,120、第二密封裝置,121、第二密封墊,122、第二張力密封圈,101、排氣孔,102、間隙區,130、金屬外管,131、金屬外管第一端口,131、金屬外管第二端口,140、金屬內管,141、金屬內管第一端口,142、金屬內管第二端口,210、第一堵塞,211、導管,220、第二堵塞,221、液壓傳感器,222、排氣管,223、閥門。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番禺珠江鋼管(珠海)有限公司,未經番禺珠江鋼管(珠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9703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多孔式灌注頭結構
- 下一篇:一種連續稀釋的投藥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