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制備新型導電氧化銦錫材料及其薄膜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494754.2 | 申請日: | 2013-10-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100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15 |
| 發明(設計)人: | 黃信二 | 申請(專利權)人: | 研創應用材料(贛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3C14/08 | 分類號: | C23C14/08;C23C14/14;B22F3/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贛州***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制備 新型 導電 氧化 材料 及其 薄膜 方法 | ||
1.一種制備新型導電氧化銦錫材料及其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氧化銦錫靶材中氧化錫質量分數含量在2-7%,余量為氧化銦,同時在氧化銦錫靶材中添加占總質量的0.1-2%的氧化鈦,然后使用氧化鋯球、純水及分散劑研磨充分混合氧化錫、氧化銦、氧化鈦粉末材料,研磨時間24小時,然后將漿料灌入三寸的多孔性模具中,經過干燥后脫膜形成三元氧化物混合的低密度胚體,然后經過1400-1550度的高溫燒結,即能形成濺鍍用高密度靶材胚體;
成膜工藝:濺鍍薄膜時采用三明治結構,首先在玻璃或可撓性PET基板上先濺鍍10-50?nm的氧化銦錫薄膜,接著濺鍍5-15nm的銀或銀合金薄膜,最后在濺鍍10-50?nm的氧化銦錫薄膜,形成三明治結構的薄膜,使得薄膜在<150℃狀態下濺鍍成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制備新型導電氧化銦錫材料及其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質量比為:氧化錫、氧化銦和氧化鈦粉末重:氧化鋯球重:水重:分散劑重=1:3.0:0.25:0.0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制備新型導電氧化銦錫材料及其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散劑為羧酸鹽類分散劑。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制備新型導電氧化銦錫材料及其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濺鍍第一層和第三層氧化銦錫薄膜的優選厚度為10-30nm,銀或銀合金薄膜的厚度為5-10n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制備新型導電氧化銦錫材料及其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純銀靶材的制備使用周波爐,在1100℃溶解純銀顆料,然后澆注在鑄鐵模具中在加工成靶材備用。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制備新型導電氧化銦錫材料及其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玻璃或者PET基板、純銀靶材及氧化銦錫靶材放入真空濺鍍機中,真空抽氣系統將濺鍍腔體背景壓力抽至0.7×10-5-0.9×10-5?torr后,利用氬氣當作工作氣體,透過節流閥將通入氬氣控制濺鍍腔體的工作壓力為2×10-3torr,玻璃基板不加熱。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制備新型導電氧化銦錫材料及其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銀合金為Ag-0.5Ti或Ag-0.5Ti-1.0Cu。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制備新型導電氧化銦錫材料及其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銦錫靶材優選氧化錫質量分數含量在3-5%,氧化鈦的質量分數含量0.1-1?%。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制備新型導電氧化銦錫材料及其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銦錫靶材最優選氧化錫質量分數含量在4.5%,氧化鈦的質量分數含量0.5?%。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制備新型導電氧化銦錫材料及其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濺鍍第一層和第三層氧化銦錫薄膜的還優選厚度為10-20nm,銀或銀合金薄膜的厚度為6-8nm。
?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研創應用材料(贛州)有限公司,未經研創應用材料(贛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94754.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