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山核桃打落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494626.8 | 申請日: | 2013-10-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1848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2 |
| 發(fā)明(設計)人: | 吳鋒祥;吳沁子 | 申請(專利權)人: | 淳安縣龍晨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D46/26 | 分類號: | A01D46/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1700 浙江省杭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山核桃 打落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農(nóng)林用器具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山核桃打落裝置。
背景技術
山核桃采收,由于多是山區(qū),且地勢崎嶇不平,不適宜采用大型或重型采摘機器。現(xiàn)有的山核桃采摘裝置比較多,但實用的卻很少。如專利公告號為CN202818995U的一種拉振式山核桃落果裝置,專利公開號為CN103202142A公開的一種山核桃采摘裝置,還有專利公開號為CN102246636A的一種便攜式山核桃采摘裝置,都是上端用鉤或叉拉住樹枝條,然后上下振動搖晃樹枝,把核桃震下來,實際上,上下震蕩的方式并不能把所有的果子震落,尤其是果蒂較結實的果子,而且對樹枝損傷較大。
而專利公開號為CN102960122A公開的一種擊打式山核桃采摘機,包括一底板、一安裝于該底板上的動力源、一采摘傳動機構、一制動機構、及一擊打裝置;擊打裝置包括一第一拉簧、一撐桿和一設有一繩環(huán)的敲擊桿;動力源通過一控制單元控制開啟;采摘傳動機構包括一主動輪、一連桿和一穿設于該繩環(huán)的鋼絲繩;制動機構包括一棘輪、一樞接于第一支座的棘爪、一第二拉簧和一腳控單元;第一拉簧的一端銜接于撐桿的中上部,第一拉簧的另一端銜接于敲擊桿的尾端上;撐桿的頂端樞接于敲擊桿,且該撐桿的頂端與敲擊桿的尾端相鄰。這種結構過于復雜,攜帶、移動、操作都不方便,對斜坡地勢很不適合。
還有專利公告號為CN201378951U設計的一種山核桃采摘器,包括伸縮桿、電機和采摘頭,電機固定在伸縮桿一端;采摘頭包括采摘頭轉軸和打擊頭,打擊頭固定在采摘頭轉軸上,打擊頭包括金屬橫桿和金屬球,金屬球固定在金屬橫桿一端,金屬橫桿的另一端固定在采摘頭轉軸上。這種裝置使用時一次只能敲打同一水平位置的果子,核桃樹上下方向需要不斷提起伸縮桿,不僅效率低,而且很容易被樹枝勾住。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上下震蕩式山核桃采摘裝置不能震落所有果子,擊打式采摘機結構過于復雜,移動不便,而旋轉式采摘器只能敲打同一水平位置的果子、硬連接易勾住樹枝、效率太低的問題,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輕便、易操作,適合樹枝、梢樹中穿梭作業(yè)的山核桃打落裝置。
本發(fā)明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一種山核桃打落裝置,包括電力提供裝置、伸縮桿、旋轉桿,其特征是所述的伸縮桿包括位于最外層的底桿,位于底桿內(nèi)部的若干支可逐一伸出的中間桿,最內(nèi)層的中間桿上端部位設有電機,電機上裝有轉盤,旋轉桿垂直或傾斜地裝在轉盤的盤幅上。
本技術方案針對山核桃掛果特點,以沿掛果側向或豎直方向進行施力擊打,以保證被擊打的果實均能擊落。電力提供裝置可采用肩背式或提掛式電瓶,以滿足不同場合不同人習慣的需要。旋轉桿垂直或傾斜裝在盤幅上,偏心于轉盤中心安裝,作業(yè)時形成一個錐體擊打范圍。伸縮桿的節(jié)數(shù)按一般核桃樹的高度設計,但可多內(nèi)備一支作為遇有較高果樹時的需要。在野外作業(yè),尤其是地勢較差的斜坡、山崗等場地,操作工具越輕越好,伸縮桿、旋轉桿可以采用碳纖維制,碳纖維的比重不到鋼的1/4,碳纖維樹脂復合材料抗拉強度一般都在3500Mpa以上,是鋼的7~9倍,抗拉彈性模量為23000~43000Mpa亦高于鋼,材料的強度與其密度之比可達到2000Mpa/(g/cm3)以上。
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底桿的底端設有收線器,收線器包括收線輪、逆止器,固定收線輪的輪軸上設有收緊彈簧。收線器通過逆止器實現(xiàn)逆止,即電線拉出后會自動鎖緊,打開鎖緊開關后,在收緊彈簧的作用下才會收線。
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底桿底端還設有插座。在現(xiàn)有技術條件下,外帶電源,保證足夠的動力來源。
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收線器通過一雙接頭與底桿連接,該連接部位的中心設有穿線孔。部件制造簡單,易安裝;提供電機電源的電線從穿線孔通過。
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底桿底端設有端板,所述的穿線孔位于端板中間部位,穿線孔的孔徑小于中間內(nèi)桿底端的直徑。中間桿收起時其底面基本位于端板上定位,穿線孔既不能影響中間內(nèi)桿的收起,也不能影響電源線的通過。
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最內(nèi)層的中間桿為中間內(nèi)桿,中間內(nèi)桿端部設有電機座,電機、轉盤設置在電機座內(nèi),電機座的上端部位設有蓋板,蓋板中心設有旋轉桿回旋限位孔。電機座與中間內(nèi)桿可以拆卸,方便維修及旋轉桿的更換。由于旋轉桿是在轉盤上是偏心安裝的,旋轉時有一個回轉直徑,回旋限位孔即對旋轉桿的運動直徑進行定位。一般來說,回旋限位孔半徑大于旋轉桿位于轉盤上的半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淳安縣龍晨機械有限公司,未經(jīng)淳安縣龍晨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9462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