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印刷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493367.7 | 申請日: | 2013-10-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7046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07 |
| 發(fā)明(設計)人: | 熊井英司 | 申請(專利權)人: | 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41J2/01 | 分類號: | B41J2/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黃威;蘇萌萌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印刷 裝置 | ||
1.一種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
裝置主體,其具有對記錄介質進行輸送的輸送單元、和向所述記錄介質噴出油墨的液滴噴出頭;
固化單元,其具有對所述記錄介質上的所述油墨進行加熱并固化的固化加熱器;
支承機構,其對所述裝置主體和所述固化單元進行連結,并對該固化單元以可向展開狀態(tài)和折疊狀態(tài)進行位移的方式進行支承,其中,所述折疊狀態(tài)為,與所述裝置主體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裝置主體和所述固化單元的總長即縱深與所述展開狀態(tài)相比而較短的狀態(tài)。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裝置,其中,
所述縱深在該固化單元處于所述折疊狀態(tài)時小于750mm,而在所述固化單元處于所述展開狀態(tài)時大于等于900mm。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裝置,其中,
所述支承機構被構成為,對所述固化單元以可相對于所述裝置主體進行轉動的方式進行支承。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印刷裝置,其中,
所述支承機構具有第一板部件、第二板部件和連結部,其中,所述第一板部件被固定于所述裝置主體的一端側以及另一端側中的至少一方,并與所述固化單元相連結,所述第二板部件以與該第一板部件重疊的方式而被設置,并與所述固化單元相連結,所述連結部對所述第一板部件和所述第二板部件進行連結。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印刷裝置,其中,
所述連結部具有凸輪槽和隨動部,其中,所述凸輪槽被設置在所述第一板部件和所述第二板部件中的一個板部件上,所述隨動部被設置在另一個板部件上,且被插入至所述凸輪槽中。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印刷裝置,其中,
所述凸輪槽具有在所述折疊狀態(tài)下所述隨動部所位于的第一槽、和與該第一槽連通并朝向不同于所述第一槽的方向而延伸且在所述展開狀態(tài)下所述隨動部所位于的第二槽。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印刷裝置,其中,
所述另一個板部件具有,在所述隨動部從所述第二槽向所述第一槽進行移動時,為了輔助該移動而被操作的操作桿。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印刷裝置,其中,
所述支承機構具有,朝向所述裝置主體側對所述隨動部進行施力的施力部件。
9.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印刷裝置,其中,
所述固化單元在處于所述展開狀態(tài)時,通過螺栓而與所述第一板部件和所述第二板部件連接在一起。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裝置,其中,
所述支承機構被構成為,在所述固化單元從所述折疊狀態(tài)位移至所述展開狀態(tài)時,產(chǎn)生通知該位移完成的通知聲。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裝置,其中,
所述固化單元具有被實施了涂裝的裝飾面,
所述裝飾面在所述折疊狀態(tài)和所述展開狀態(tài)的任意位置處均面向該印刷裝置的正面?zhèn)取?/p>
1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裝置,其中,
所述印刷裝置在所述固化單元位移至所述折疊狀態(tài)的狀態(tài)下被搬入、搬出,在所述固化單元位移至所述展開狀態(tài)的狀態(tài)下被使用。
1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裝置,其中,
所述固化加熱器被配置于所述記錄介質的被施加了所述油墨的一側,并具有由金屬材料構成的管體、和被插入至該管體內且通過通電而發(fā)熱的發(fā)熱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未經(jīng)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93367.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