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壓力排渣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493358.8 | 申請日: | 2013-10-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2569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2 |
| 發明(設計)人: | 方青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方青海 |
| 主分類號: | C12M1/107 | 分類號: | C12M1/10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2343 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壓力 排渣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壓力排渣器,尤其涉及到一種安裝在沼氣工程中利用沼氣壓力和厭氧發酵料液水位壓力差,把沉淀在沼氣工程厭氧發酵池底部的沼渣自動排出的壓力排渣器。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所建設的沼氣工程厭氧發酵產生的沼渣,抽排困難,日久沉淀在沼氣工程厭氧發酵池內,占用了厭氧發酵所需要的空間,影響產沼氣量。人工清理傷亡事故頻發,電動污水泵抽渣又經常堵塞,沼氣工程運行費用和設備修理費用居高不下,產生的沼渣難以排放問題一直無法解決,造成我國投入大量資金建設的大部分沼氣工程,運行幾年后就處于停止運行和半停止運行狀態。經過多年理論技術研究和現場實踐經驗相結合,研究開發了在沼氣工程內安裝排渣管路,利用厭氧發酵所產生的沼氣壓力和發酵料液水位的壓力差,通過與排渣井組合成壓力排渣器,解決了沼氣工程長期運行中沼渣沉淀,排放困難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沼氣工程運行存在的不足,提供的一種壓力排渣器,解決沼氣工程運行中沼渣排放難題,保證沼氣工程整體運行質量。
本發明是通過如下的技術來實現的:壓力排渣器,主要包括管道、彎頭、排渣井和插管;所描述的管道從沼氣工程厭氧發酵池底部,延升至厭氧發酵池外的排渣井底,排渣井是建在地平面以下,井深3米的磚混結構,排渣井底部管道再連接上彎頭和插管;
上面描述的壓力排渣器,其所描述的管道是從沼氣工程厭氧發酵池底部延升至排渣井內,利用排渣井混凝土底部澆筑把管道、彎頭和排渣井固定為一整體。
上面描述的壓力排渣器,其所描述的排渣井建設在地平面以下,井深3米的磚混結構;
上面描述的壓力排渣器,其所描述的排渣井底部彎頭再連接插管;
本發明與現有的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本發明是利用管道從厭氧發酵池底部延升到排渣井,造價低、施工方便、維修簡單。
(2)本發明是在厭氧發酵池外建造在地平面以下,井深3米磚混結構的排渣井,方便出渣、操作簡單安全。
(3)本發明是利用管道彎頭上的插管,根據抽渣需要來拔插操作,達到抽渣目的,減少運行和維修費用。
(4)本發明是利用產生沼氣的壓力和發酵料液水位壓力差為動力,把沼渣從厭氧發酵池底部通過管道輸送至排渣井內,結省工程建設成本和能耗,真正做到了綠色環保運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平面圖;
圖2為本發明剖面圖;
圖3為本發明分解圖:
其中1-管道??2-排渣井??3-彎頭??4-插管??5-厭氧發酵池料液水位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一步描述如下:
從圖1和圖3可見,本發明是一種壓力排渣器,主要包括管道1、排渣井2、彎頭3、插管4;圖中的厭氧發酵池料液水位5是沼氣工程厭氧發酵池共有相同特征,因此不再進一步描述;管道1是PVC材質,從厭氧發酵池底部連接到排渣井底部;排渣井2是建造在厭氧發酵池外面的地平面以下,井深3米磚混結構,利用混凝土底部澆筑把管道、排渣井和彎頭3固定一個整體;彎頭3是PVC材質與管道相通;插管4是PVC材質在排渣井內插在彎頭上,長度超出排渣井頂高20公分,頂端鉆孔做把手,方便拔插操作;
本發明的設計者,對厭氧發酵池內的沼渣排放技術進行了有效的技術發明,使之能方便高效地根據需求排發沼渣,保證了沼氣工程長期有效地運行。
這種發明可以從圖2看:PVC抽渣管道1從厭氧發酵池底部延升至混凝土排渣井2底部,與PVC彎頭3連接相通,利用排渣井混凝土底部澆筑把管道1、排渣井2和彎頭3固定為一個整體,排渣井內彎頭3上再插上PVC插管4;在運行過程中,通過插管4人為拔插操作,利用產生的沼氣壓力和發酵料液水位差壓力,把沉淀在厭氧發酵池底部的沼渣,經過管道輸送至排渣井內排放。本發明解決了沼氣工程厭氧發酵運行中,沼渣沉淀厭氧發酵池底部排放困難,使用污泥泵抽渣排放容易堵塞等原因,造成建設成本和運行費用偏高、操作不方便、安全性不保障和抽渣效果不理想的問題。本發明壓力排渣器,是安裝方便、經濟實用、安全省電和綠色環保的沼氣工程配套裝置。通過以上描述,不難發現本發明是我國沼氣工程建設中,在能源環保技術領域,經過多年運行實踐、不斷摸索研究和技術開發的發明成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方青海,未經方青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9335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中醫培訓的器官信息模擬系統
- 下一篇:一種建筑墻壁施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