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卷枝毛霉、制備降粘酶的方法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92417.X | 申請日: | 2013-10-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142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05 |
| 發明(設計)人: | 趙海;靳艷玲;方揚;黃玉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12N1/14 | 分類號: | C12N1/14;C12N9/42;C12N9/24;C12P7/06;C12R1/785 |
| 代理公司: | 成都賽恩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12 | 代理人: | 張帆;許軼 |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毛霉 制備 降粘酶 方法 及其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卷枝毛霉、利用該菌種制備降粘酶的方法及其應用,特別是涉及一種可應用于甘薯塊莖發酵降粘的普通鐮刀菌及其應用,屬于微生物及微生物發酵領域。
背景技術
生物質燃料乙醇即采用植物等生物質原料發酵生產無水乙醇,再加入體積比5%左右的變性劑(一般為無鉛汽油或無鉛的烴類)使之成為含水量小于0.8%且不可食用的變性無水乙醇。燃料乙醇是一種良好的汽油增氧劑和辛烷值調和組分,能有效降低汽車尾氣中的一氧化碳含量,從而真正實現節能減排。生物質燃料乙醇作為一種可再生能源,因其能緩解能源危機,穩定糧食生產,增加就業機會和農民收入,減少環境污染而備受關注并成為各國競相研發的重要課題之一。2007年,我國正式宣布停止一切以糧食為原料生產燃料乙醇的項目,鼓勵發展甘薯、甘蔗、甜高粱等非糧食原料生產燃料乙醇。甘薯燃料乙醇發酵醪液是一種典型的非牛頓流體(一般的發酵液粘度小于0.1Pa.S),具有粘度大的特點(大于100Pa.S),對發酵過程中傳質傳熱等產生影響,從而降低了發酵效率、延長發酵時間、減少最終乙醇濃度,并且容易堵塞管路、增加能耗。因而醪液粘度高是甘薯高濃度發酵生產燃料乙醇的瓶頸之一。
現有技術中,降低甘薯發酵醪液基本有兩種方法,一是添加發酵用水降低粘度,二是添加木聚糖酶、纖維素酶、果膠酶等商品酶或者其混合物,促進α-淀粉酶與淀粉顆粒接觸,提高淀粉顆粒利用效率。這兩種方法均存在各自的技術缺陷:前者不僅增加了發酵用水量,還降低了酒精成產產量,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后者使用商品酶作為一種快速預處理方法,增加了生產成本,不利于燃料乙醇規模化生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夠生產降粘酶的菌種,及其制備降粘酶以及到甘薯發酵降粘中的應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首先提供一種卷枝毛霉:
卷枝毛霉S-1,保藏于CBS-KNAW,保藏號為CBS131818,保藏日期為2012年1月27日。
卷枝毛霉CBS131818屬卷枝毛霉(Mucor?circinelloides),已保藏于荷蘭皇家藝術與科學學院荷蘭微生物菌種保藏中心(Royal?Netherlands?Academy?of?Arts?and?Sciences,The?CentraalbureauvoorSchimmelcultures,CBS-KNAW),保藏日期2012年1月27日,保藏編號CBS131818。CBS-KNAW機構地址:8Uppsalalaan,3584CT,荷蘭烏得勒支(Uppsalalaan8,3584CT?Utrechtthe?Netherlands)。
卷枝毛霉CBS131818采集自酸處理水稻秸稈后的處理液。篩選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篩選卷枝毛霉CBS13181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驟S1、制備酸處理秸稈材料后的處理液
秸稈材料于60℃烘干至恒重后粉碎,過35目篩;取篩選后的粉末10g置于250ml的三角瓶中,加入100ml濃度為0.5%~4%(v/v)的稀硫酸,升溫至121℃保持60min得處理液;處理液室溫放置1~2個月,液面有霉菌生長;
上述秸稈材料可以是玉米芯、玉米秸稈、小麥秸稈、水稻秸稈等。
步驟S2、篩選過程
按照經典的涂布稀釋平板法,挑取步驟S1處理液中菌落按經梯度稀釋后;分別取100μL10-5,10-6,10-7濃度的菌懸液涂布于篩選培養基上,30℃培養3d;挑取平板上生長較大的單菌落到PDA培養基上,30℃培養7d;用剛果紅染液染色,挑選出黃色透明圈大且明顯的菌株;所述篩選培養基的組成為(g/L):羧甲基纖維素鈉(CMC)10,酵母膏4.5,(NH4)2SO44.5,NaCl5.0,K2HPO42.0,MgSO4·7H2O0.4,瓊脂15,pH6.0。
上述篩選方法中,剛果紅染液染色為常規操作,具體是:菌落挑取后,利用1%剛果紅染液染色10min,倒掉染色液然后用1mol/L?NaCl溶液潤洗3次,每次10min。
本發明菌落質地疏松,一般高度在1cm以內,棕褐色,頂生孢子囊,孢子囊成球形,成熟時孢子囊壁消解,孢囊孢子橢圓形或擬橢圓形。經鑒定屬卷枝毛霉(Mucorcircinelloides)。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9241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