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自動充氣救生衣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92057.3 | 申請日: | 2013-10-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525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05 |
| 發明(設計)人: | 鄭運婷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運婷 |
| 主分類號: | B60R21/02 | 分類號: | B60R21/02;B60R21/01;B64D2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3907 廣東省東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 充氣 救生衣 | ||
1.自動充氣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動充氣救生衣包括有救生衣(1)、自動充氣裝置(2)、報警裝置(3)以及控制器(4),自動充氣裝置(2)、報警裝置(3)以及控制器(4)安裝于救生衣(1)上;救生衣(1)設有密封的充氣型腔(5),自動充氣裝置(2)包括有點火器(6)、氣體發生器(7)以及震動傳感器(8),點火器(6)與氣體發生器(7)連接,氣體發生器(7)的氣體輸出口與充氣型腔(5)連通;報警裝置(3)包括有LED報警燈(9)、揚聲器(10)以及傳感器(11),控制器(4)設于控制線與點火器(6)、震動傳感器(8)、LED報警燈(9)、揚聲器(10)以及傳感器(11)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充氣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救生衣(1)由背心(12)以及頭罩(13)構成,充氣型腔(5)由背心型腔(14)與頭罩型腔(15)構成,背心型腔(14)設于背心(12)內,頭罩型腔(15)設于頭罩(13)內,背心型腔(14)與頭罩型腔(15)連通;氣體發生器(7)由第一氣體發生器(16)以及第二氣體發生器(17)構成,點火器(6)由第一點火器(18)以及第二點火器(19)構成,第一點火器(18)與第一氣體發生器(16)連接,第二點火器(19)與第二氣體發生器(17)連接,第一氣體發生器(16)的輸出口設有第一單向閥(20),第一單向閥(20)的出口與背心型腔(14)連通,第二氣體發生器(17)的輸出口設有第二單向閥(21),第二單向閥(21)的出口與背心型腔(14)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充氣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救生衣(1)由兩層材料復合構成,外層(22)為碳纖維防火布,內層(23)為泡沫合成橡膠。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動充氣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救生衣(1)的背心(12)以及頭罩(13)連接成為一個不透氣的氣囊,氣囊的外層(22)為碳纖維防火布,氣囊的內層(23)為泡沫合成橡膠。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充氣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救生衣(1)設有貼扣(24)以及安全按扣(25),穿上救生衣(1)時,先用貼扣(24)將救生衣(1)的前衣口(26)貼住,再用救生衣(1)的安全按扣(25)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充氣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動充氣裝置(2)設于救生衣(1)的背面,自動充氣裝置(2)設于充氣型腔(5)內,自動充氣裝置(2)與救生衣(1)的內壁之間設有防震海綿(27),用于減少充氣對人體的沖擊。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充氣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器(4)設有電池(28),用于向自動充氣救生衣提供電源。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充氣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ED報警燈(9)包括有前LED報警燈(29)、后LED報警燈(30)、左LED報警燈(31)以及右LED報警燈(32),前LED報警燈(29)安裝于救生衣(1)的前面,后LED報警燈(30)安裝于救生衣(1)的后面,左LED報警燈(31)安裝于救生衣(1)的左面,右LED報警燈(32)安裝于救生衣(1)的右面,使消防員可以在多個方向發現需要救護的人員。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充氣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救生衣(1)在未點火前的狀態為:救生衣(1)沒有壓縮氣體;穿在人體的救生衣(1)的頭罩(13)彎曲于人體的后背上。
10.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自動充氣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按扣(25)設有多個,包括有第一安全扣(33)以及第二安全扣(3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運婷,未經鄭運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92057.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