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治療肝郁血瘀證型乳癖病的中藥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491695.3 | 申請日: | 2013-10-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2057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2 |
| 發明(設計)人: | 譚欽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譚欽文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4 | 分類號: | A61K36/8994;A61P15/14;A61K35/02;A61K35/36;A61K35/5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101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治療 肝郁血瘀證型乳癖病 中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特別是一種用于治療肝郁血瘀證型乳癖病的中藥。
背景技術
乳癖病在臨床以乳房疼痛及乳房腫塊為主,且多與月經周期、情志變化及勞累過度等因素有關,或伴乳頭痛、溢液。隨著生活習慣及飲食結構的改變,乳癖病患者越來越多,尤其是肝郁血瘀證型乳癖病的患者有增長的趨勢。中醫認為,乳房的生長、發育、衰萎是受五臟六腑之精氣支配的,乳癖的發生與肝有很大的關系,肝藏血,疏調氣機,肝之疏匯功能失常,肝氣郁結,影響沖任、氣血之調節功能,使乳絡空虛失養,感受邪客,瘀血、痰塊痞結,乃形成乳癖。目前,治療方法有多種,如物理療法,西藥療法,中藥療法。物理療法,西藥療法均治標不治本,只能緩解而不能根治,中醫療法可以辨證治療肝郁血瘀證型乳癖病,治療療效較好,故目前為乳癖病的首選療法。而目前市場上所公開的各種可用于治療肝郁血瘀證型乳癖病的中藥,其治療時間較長,療效不太理想。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治療肝郁血瘀證型乳癖病的中藥,通過選擇合適的藥材及其配比,達到安全有效治愈肝郁血瘀證型乳癖病的目的。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治療肝郁血瘀證型乳癖病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制備而成:
柴胡10份、白術20份、茯苓30份、當歸10份、白芍30份、桃仁10份、大黃10份、益母草30份、香附20份、薏苡仁30份、夏枯草30份、玄參12份、龍骨15份、牡蠣30份、橘核15份、荔枝核15份、王不留行6份、甘草6份、炒梔子10份、穿山甲2份。
上述配方中各種藥材的來源及功能主治如下:
柴胡【來源】?本品為傘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chinense?DC.或狹葉柴胡Bupleurum?scorzonerifolium?Willd.的干燥根。【性味】?苦,微寒。【歸經】?歸肝、膽經。【功能主治】?和解表里,疏肝,升陽。用于感冒發熱,寒熱往來,胸脅脹痛,月經不調,子官脫垂,脫肛。
白術【來源】?本品為菊科植物白術Atractylodes?macrocephala?Koidz.的干燥根莖。【性味】?苦、甘,溫。【歸經】?歸脾、胃經。【功能主治】?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
茯苓【來源】?本品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性味】?甘、淡,平。【歸經】?歸心、肺、脾、腎經。【功能主治】?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用于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
當歸【來源】?本品為傘形科植物當歸Angelica?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功能主治】?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
白芍【來源】?本品為毛茛科植物芍藥Paeonia?lactiflora?Pall.?的干燥根。【性味】?苦、酸,微寒。【歸經】?歸肝、脾經。【功能主治】?平肝止痛,養血調經,斂陰止汗。用于頭痛眩暈,脅痛,腹痛,四肢攣痛,血虛萎黃,月經不調,自汗,盜汗。
桃仁【來源】?本品為薔薇科植物桃Prunus?persica?(L.)?Batsch?或山桃?Prunus?davidiana?(Carr.)Franch.的干燥成熟種子。【性味】?苦、甘,平。【歸經】?歸心、肝、大腸經。【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潤腸通便。用于經閉,痛經,癓瘕痞塊,跌撲損傷,腸燥便秘。
大黃【來源】?本品為蓼科植物掌葉大黃Rheum?palmatum?L。、?唐古特大黃Rheum?tanguticum?Maxim。?ex?Balf。或藥用大黃Rheum?officinale?Baill。的干燥根及根莖。【性味】?苦,寒。【歸經】?歸脾、胃、大腸、肝、心包經。【功能主治】?瀉熱通腸,涼血解毒,逐瘀通經。用于實熱便秘,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外治水火燙傷;上消化道出血。
益母草【來源】?本品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japonicus?Houtt.?的新鮮或干燥地上部分。【性味】?苦、辛,微寒。【歸經】?歸肝、心包經。【功能主治】?活血調經,利尿消腫。用于月經不調,痛經,經閉,惡露不盡,水腫尿少;急性腎炎水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譚欽文,未經譚欽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9169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源電路
- 下一篇:多級轉換器、逆變器以及太陽能供電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