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實木與多層板結合的家具及其成型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491265.1 | 申請日: | 2013-10-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680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12 |
| 發明(設計)人: | 陳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君 |
| 主分類號: | B27M3/18 | 分類號: | B27M3/18;B27D1/08;A47B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實木 多層 板結 家具 及其 成型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家具制造技術,尤其涉及一種由實木與多層板構成的家具及其成型工藝。
背景技術
傳統實木類家具制造對實木材料的要求很高,制作造型復雜的部件,需要通過多道工序,制作多個部件,然后進行部件拼接,才能達到所需形狀。根據傳統實木家具制造業數據的統計,這種加工方式的材料損耗通常都在30%以上,而人工工時的付出是那些一體成型工藝的幾倍。彎曲木工藝或者多層板工藝可以很好的解決純實木制造帶來的這些浪費,很多復雜的彎曲木部件往往都是一體成型,原材料損耗損耗可以控制在5%以下,這對保護自然原木資源是非常有利的。
但是彎曲木產品也有其物理造型極限,不能一體化結構過于復雜的部件,這是彎曲木制造工藝的一大弊端。彎曲木工藝的物理造型極限受制于原木木皮的木質纖維強度,當多層板變形時,外側木皮的纖維承受拉力,內側木皮纖維承受壓力,當造型的關鍵受力點如果變形強度大于木皮纖維的強度時,便會出現松層和纖維斷裂現象。同時,傳統彎曲木工藝下不同造型的部件需要使用不同造型的摸具來壓制成型,然后人工用螺桿或則榫頭連接這些不同部件,生產過程較為繁復。例如,圖1所示是一種彎曲木座椅的傳統生產過程,其前腳1與后腳2分兩個部件完成,再通過五金螺桿3固定。因此,有必要對彎曲木家具的制作工藝進行改進,以克服上述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實木與多層膠合板結合的家具及其成型工藝。
本發明為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實木與多層板結合的家具,包含有一組彎曲木部件,各彎曲木部件由多層板熱壓成型,相鄰彎曲木部件的接觸面相互貼合,組成家具,彎曲木部件之間設有實木連接件,相鄰彎曲木部件的彎折部之間形成空隙,實木連接件位于該空隙中,相鄰彎曲木部件包覆于實木連接件外表面;
實木連接件與彎曲木部件之間具有粘接劑層,粘接劑層使實木連接件與彎曲木部件緊固連接;
實木連接件外側具有連接面,該連接面與彎曲木部件的彎折部弧度一致,使實木連接件與彎曲木部件緊密貼合。
上述實木與多層板結合的家具的成型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準備多層板單板,對多層板單板進行烘干處理,根據各彎曲木部件的形狀對多層板單板進行切割,然后對切割后的多層板單板涂覆粘結劑,再將涂覆有粘結劑的多層板單板進行疊合;
準備實木木材,根據相鄰彎曲木部件的彎折部之間空隙的形狀對實木木材進行切割,形成實木連接件,在實木連接件表面涂覆粘結劑;
2)將疊合后的多層板單板放入模具,使用熱壓設備壓合模具,對多層板單板進行預壓,待空隙形成后,將涂覆有粘結劑的實木連接件放入空隙中進行整體壓合,壓合完成后取出降溫。
步驟1)中,多層板單板的厚度為1.3mm~1.7mm;
多層板單板的烘干處理過程如下,
(1)將烘干機溫度設定為170℃~190℃,氣壓達到0.2Mpa~0.3Mpa;
(2)將鋪好的多層板單板送入烘干機,單板頁數不超過3頁;
(3)對多層板單板進行烘干,烘干時間為25min~30min,使單板含水率為7%~8%,烘干后的單板散熱待用;
粘接劑包含膠水與氯化銨,其配比為1000∶3~1000∶5。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該家具在彎曲木部件的關鍵受力點加入實木連接件進行緩沖,減緩木皮纖維的受力強度,便于進行造型,突破彎曲木家具的物理造型極限,并且保留彎曲木家具的環保特性,通過這種多層板和實木結合造型工藝,一個模具成型多個部件,使生產效率成倍上升,生產成本得到大幅度下降,使產品形態更加優美,牢固度更加可靠。
附圖說明
圖1是傳統彎曲木的連接過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提出的家具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家具的生產過程示意圖;
圖4是圖3中A處的放大特寫圖;
圖5是該家具的模具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5中模具受力方向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圖示與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君,未經陳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9126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太陽光型光合轉光玻璃平面光源
- 下一篇:攝像頭固定裝置和電視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