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大粒徑瀝青混合料水穩定性試驗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488695.8 | 申請日: | 2013-10-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5836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05 |
| 發明(設計)人: | 孫兆輝;王鐵濱;于保陽;王芝松;范文孝;王曉紅;于慶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建筑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3/42 | 分類號: | G01N33/42 |
| 代理公司: | 沈陽杰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李宇彤 |
| 地址: | 110168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粒徑 瀝青 混合 穩定性 試驗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瀝青試驗技術領域,確切地說是一種大粒徑瀝青混合料水穩定性試驗
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現行《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JTG?E20-2011)采用凍融劈裂試驗方法進行瀝青混合料的水穩定性試驗,該方法采用傳統的馬歇爾擊實試驗方法成型試件,存在問題如下:
1)試件成型與實際施工過程有差異。由于馬歇爾擊實儀靠擊實成型試件,不能真實地反映壓路機與車輛荷載對瀝青路面的揉搓、碾壓作用,與施工和使用狀態下的瀝青路面所受作用差異較大,而且馬歇爾試件壓實與交通量關系不密切。
2)試件成型方法不能模擬行車壓實。馬歇爾試件成型過程與道路實際壓實有著較大的差異,沒有考慮荷載的水平剪切作用,只是通過增加擊實次數來提高混合料的密實程度,結果不但沒有明顯增加密實程度,反而造成集料的破碎、混合料級配類型的改變。
3)不適合于大粒徑集料的瀝青混合料成型。當集料粒徑較大(集料最大粒徑超過25mm)時,試件成型困難。符合路用質量要求的較大粒徑集料在標準擊實條件下很容易破碎,不容易成型。
4)????劈裂試驗數據離散性較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大粒徑瀝青混合料的水穩定性試驗方法及其評價指標和標準。本發明是按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a)?采用輪碾法成型與集料尺寸或結構層厚度相應的板塊狀試件,輪碾成型機碾壓成型長300毫米、寬300毫米、厚50~100毫米的板塊狀試件,制作兩組試件,或現場切割板塊狀試件;(b)試件成型后,連同試模一起在常溫條件下放置的時間不得少于12小時,對聚合物改性瀝青混合料,放置的時間以48小時為宜,使聚合物改性瀝青充分固化后方可進行試驗,室溫放置時間不得長于1周;(c)一組試件不浸水,另一組試件在常溫水中浸泡2小時后,將試件放入塑料袋中,加入200毫升水,試件在-18℃下凍16h;(d)試件立即放入60℃水中24h;(e)兩組試件均在25℃條件下養生2h,按T0719進行車轍試驗,確定動穩定度比DSR,要求動穩定度比DSR≥85%。每組試件不低于四個。
本發明的優點是:
1、??解決了傳統的馬歇爾擊實試驗方法成型試件存在的問題。
2、??提出了融瀝青混合料的高溫穩定性、低溫穩定性和水穩定性于一體的水穩定性試驗新方法。
3、??提出了大粒徑瀝青混合料水穩定性試驗的評價方法。
4、??提出了大粒徑瀝青混合料水穩定性試驗的評價指標。
5、??提出了大粒徑瀝青混合料水穩定性試驗的評價標準。
6、建立了瀝青混合料高溫、低溫和水穩定性試驗結果的相關性,其相關性采用動穩定度比DSR來表征。
7、所提出的動穩定度比DSR指標可用于對瀝青混合料的高、低溫和水穩定性能進行綜合評價。
具體實施方式
1.采用輪碾法成型與集料尺寸或結構層厚度相應的板塊狀試件。即按我國現行《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JTG?E20-2011)T0703用輪碾成型機碾壓成型長300mm、寬300mm、厚50~100mm的板塊狀試件。制作兩組試件,每組試件不低于四個。本方法也適用于現場切割板塊狀試件,切割試件的尺寸根據現場面層的實際情況由試驗確定。
2.試件成型后,連同試模一起在常溫條件下放置的時間不得少于12h。對聚合物改性瀝青混合料,放置的時間以48h為宜,使聚合物改性瀝青充分固化后方可進行試驗,室溫放置時間不得長于1周。
3.一組4個試件不浸水,另一組4個試件在常溫水中浸泡2h后,將試件放入塑料袋中,加入200mL水,試件在-18℃下凍16h。
4.試件立即放入60℃水中24h。
5.兩組試件均在25℃條件下養生2h。
6.按T0719進行車轍試驗,確定動穩定度比DSR,要求動穩定度比DSR≥8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建筑大學,未經沈陽建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8869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