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去除水中硝酸鹽的大孔強堿性陰離子交換樹脂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88593.6 | 申請日: | 2013-10-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246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2 |
| 發明(設計)人: | 任勇翔;葉媛媛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F212/08 | 分類號: | C08F212/08;C08F212/36;C08F8/24;C08F8/32;C08J9/26;B01J41/14;C02F1/42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鄭建 |
| 地址: | 710055***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去除 水中 硝酸鹽 大孔強 堿性 陰離子 交換 樹脂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去除水中硝酸鹽的大孔強堿性陰離子交換樹脂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苯乙烯、二乙烯基苯、過氧化苯甲酰、液體石蠟、聚乙烯醇、明膠、次甲基藍、二氯甲烷、1,4-二氯甲氧基丁烷、無水四氯化錫和三乙胺為主要原料,經懸浮聚合反應,氯甲基化反應和胺化反應制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按如下步驟進行:
1)聚合步驟:
⑴水相的配制:將質量分數為2.5%的聚乙烯醇(PVA)溶液123.2mL~314mL、質量分數為2%的明膠溶液32mL~80mL、磷酸三鈣4.8g~12g、氯化鈉1.6g~4g、質量分數為1‰的次甲基藍溶液4.8mL~12mL、0.08g~0.2g的EDTA混合均勻備用;
⑵油相的配制:將苯乙烯80mL,質量分數為80%的二乙烯基苯0~20mL,過氧化苯甲酰0.8~1.5g,液體石蠟0~100mL混合均勻備用;
⑶合成工藝:將水相加入具有攪拌、冷凝管、溫度計的500ml三口瓶中,開攪拌200r/min,水浴加熱至60℃時,加入配好的油相,將攪拌速度提高至400r/min,攪拌15分鐘后升溫至75℃,保溫2h;再升溫至80℃,保溫1~2h;最后升溫至90℃~95℃保溫4小時;
反應結束后,用0.5mm孔徑的標準篩過濾,得白色珠狀樹脂,依次用70℃~85℃大量熱水、1mol/L鹽酸、去離子水清洗后于45℃干燥;干燥后轉移至100目尼龍袋中用無水乙醇在索氏提取器抽提12h,用去離子水將樹脂清洗至無乙醇味,再經45℃干燥后即得白色珠狀大孔樹脂;
2)氯甲基化反應步驟:
將20g白色珠狀大孔樹脂加入帶有攪拌器的三口瓶中,加入200ml二氯甲烷與35.96g的1,4-二氯甲氧基丁烷(BCMB),溶脹過夜,次日加入22.5ml無水四氯化錫,在200轉/min攪拌下,室溫反應6h。反應結束后,加入1mol/L稀鹽酸攪拌5分鐘后,過濾并棄去氯化母液,得到氯球;然后用氯球體積1.5倍的1,4-二氧六環洗滌1~2遍,再用大量去離子水洗滌至水中不含氯離子,最后再用1.5倍氯球體積的無水乙醇洗滌2~3遍,經45℃干燥后,得氯甲基化苯乙烯交聯微球;
3)胺化反應步驟:
將20g氯甲基化苯乙烯交聯微球加入具有攪拌器、冷凝管、溫度計的500ml三口瓶,加入無水乙醇20ml攪拌均勻后,再加入100ml去離子水浸泡過夜,次日加入理論用量2.5~3倍的三乙胺,于200r/min攪拌下,60℃反應8至10小時;
待反應結束后,過濾并棄去胺化母液,并用兩倍樹脂體積的去離子水洗滌2~3遍。然后將樹脂重新加入三口瓶中,用稀鹽酸調pH值為2.5左右,在200轉/min攪拌速度下保溫1.5小時,反應完全后用去離子水洗滌至中性,45℃干燥后,再用無水乙醇在索氏提取器中抽提2~3小時,即得白色大孔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強堿性陰離子交換樹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未經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88593.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碳四烯烴制備醋酸仲丁酯用催化劑
- 下一篇:一種攪拌均勻的高壓調漿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