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硫化劑合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88360.6 | 申請日: | 2013-10-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041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1 |
| 發明(設計)人: | 楊新文;楊文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鄂爾多斯市鑫泰隆精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B45/00 | 分類號: | C07B4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17000 內蒙古自治區鄂***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硫化劑 合成 方法 | ||
一種硫化劑合成方法,所述方法是在閉路反應系統中進行的,其技術要點是:所述閉路反應系統包括原料單元、反應單元,二相分離單元、反應產物分離單元、其中原料單元包括烯烴儲存罐、合成反應釜,脫氣釜和油水分離罐。
一種硫化劑合成方法,屬于無環不飽和碳架的硫化物技術領域,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驟:將單質硫、催化劑加入高壓釜內,升溫至150-250℃,攪拌0.5h后,向釜內緩慢加入丁烯,加完后升壓至2-6MPa,反應1-6h,然后冷卻至120℃以下,利用余壓,將反應混合物壓出高壓釜,經過靜置分層后分出有機相,然后經過減壓蒸餾、過濾后得到產品硫化劑;催化劑為無機弱堿性物質,或有機胺類物質。本發明的工藝具有工藝簡單、收率高、生產成本低,反應過程無污染優點,替代現有煉油加氫催化劑預硫化劑和乙烯裂解結焦抑制劑--二甲基二硫,解決目前-二甲基二硫生產中的污染問題。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廣闊的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精細化工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硫化劑的制備方法,尤其涉及一種硫化丁烯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二甲基二硫是一種煉油加氫催化劑的預硫化劑和乙烯裂解結焦抑制劑,油溶性好,含硫高,但是有刺激性、窒息性惡臭和毒性。
其中,生產中所用原料硫酸二甲酯屬劇毒化學品,且毒性較大。此外,副產物硫化堿和廢水、廢氣嚴重污染了環境。
二甲基二硫的強烈刺激性與毒性以及危險性,對其運輸過程的要求也極為嚴格,通常設置隔離區,操作工人必須佩戴防毒面具或供氣式頭盔、自給式呼吸器、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特制的防腐材料工作服、戴橡皮手套。即使采取上述措施也不能完全保證操作工人的健康,裝卸現場還必須合理通風,并避免直接接觸原料液,避免原料與可燃物質接觸。綜上可知,二甲基二硫做為硫化劑,且難以保證現場的安全,一旦出現事故后果無法想象。
綜上所述,二甲基二硫生產過程環保問題,二甲基二硫的毒性以及硫酸二甲酯毒性問題,都使二甲基二硫生產面臨被迫關閉和難以維持生產,國內多家企業被迫停產。本發明人經多年的研發、實現了二甲基二硫的更新,開發環保的替代產品二烷基多硫化物,解決了煉油加氫催化劑的預硫化劑和乙烯裂解結焦抑制劑生產中的綠色環保問題。
本發明的催化劑可以循環利用,具體的方法是:反應混合物靜置分層后,無機相為催化劑的水溶液,分析其溶度,然后用新的催化劑補加至所需濃度即可。
通過以下例子來闡明本發明涉及的制備方法。下面涉及的份數或是百分比均以重量計。
例子1
硫(526份,16.4摩爾)加入帶夾套的高壓反應釜,反應釜帶有攪拌器和內部冷卻盤管。在密封反應器中加入單質硫,抽真空至-0.09Mpa,并加入無機弱堿,將920份(16.4摩爾)用泵將1-丁烯通入反應器。利用導熱油通過夾套將反應器加熱超過3.5h,達到約172℃。當反應器溫度達到168℃時,反應器出現最大壓力2Mpa。在反應器溫度達到最高值之前,氣態反應物的消耗使得反應器壓力開始下降并持續穩定降低。在170℃下約3.5h之后,反應器壓力為2.8Mpa。當反應器壓力降到2Mpa壓力后,硫化產物以液態形式被收集。用減壓方式約80℃下對硫化產物(混合物)進行脫氣,去除低沸點物質(包括未反應的1-丁烯,硫醇以及一硫化物)。脫氣后的物質即為所需要的硫化物,硫含量55.5%。
例子2-
在例子2中,制備程序與例子1大體相同,并采用了不同的反應物比例、反應溫度以及反應混合物成分。例子2中,低沸點物質的分離是通過先氮氣吹掃然后減壓汽提來完成。在例子2中,低沸點物質的分離是通過減壓蒸餾(沒有氮氣吹掃)。這些例子中若有水存在,則粗產物先與水相分離然后再進行上述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鄂爾多斯市鑫泰隆精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鄂爾多斯市鑫泰隆精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8836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