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多級PCR檢測淋病奈瑟菌的方法和試劑盒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487967.2 | 申請日: | 2013-10-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82101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30 |
| 發(fā)明(設計)人: | 洪國藩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12Q1/686 | 分類號: | C12Q1/686;C12Q1/04;C12M1/34;C12R1/3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祝蓮君;劉真真 |
| 地址: | 200031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級 pcr 檢測 淋病 奈瑟菌 方法 試劑盒 | ||
1.一種非診斷且非治療性的鑒別病原體種類或型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
(a)在封閉的第一級PCR反應腔或隔室中,以含有或可能含有病原體核酸的樣本為模板,通過所述病原體特異性的第一引物對進行擴增,從而獲得第一擴增產物P1;
(b)將第一擴增產物從第一級PCR隔室轉移至第二級PCR隔室中,作為第二級PCR的模板,并在封閉的第二級PCR隔室中,通過所述病原體特異性的第二引物對進行擴增,從而獲得第二擴增產物P2;
(c)任選地,將上一步驟的擴增產物Pi從第i級PCR隔室轉移至第i+1級PCR隔室中,作為第i+1級PCR的模板,并在封閉的第i+1級PCR隔室中,通過所述病原體特異性的第i+1引物對進行擴增,從而獲得第i+1擴增產物Pi+1,其中i為≥2的正整數(shù);本步驟可進行一次或多次;
(d)對前述步驟中獲得的所述第二擴增產物P2或所述第i+1擴增產物Pi+1,進行測序,從而獲得擴增產物的序列;和
(e)將測得的擴增產物序列與病原體標準序列進行比對,從而鑒別出病原體的種類或型別;
并且,所述病原體為細菌;
且在步驟(a)中,第一級PCR隔室中放置有可攜帶PCR擴增產物的固體顆粒,從而在PCR反應過程中或之后,形成攜帶PCR擴增產物的固體顆粒;且所述的固體顆粒是磁性微球;且在步驟(b)和(c)中,利用磁鐵或電磁鐵,通過所述攜帶PCR擴增產物的固體顆粒,將第j擴增產物Pj從第j級PCR隔室轉移至第j+1級PCR隔室,其中j為≥1的正整數(shù);
其中,該過程在多級PCR反應管中進行,所述反應管由二個或多個可封閉的PCR反應腔或隔室(10),以及在至少兩個隔室之間設有的封閉的或可封閉的連接通道(40)所組成,所述連接通道用于讓攜帶PCR擴增產物的固體顆粒(50)從一個隔室或上游隔室轉移至另一隔室或下游隔室;
且所述的隔室具有腔蓋,并且對于相互連通的多個隔室而言,當各自的腔蓋全部蓋上后,就構成一個封閉空間,并且所述腔蓋為密封蓋;且在多級PCR反應開始至多級PCR反應結束期間,整個所述的多級PCR反應管處于完全封閉狀態(tài)。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b)和(c)中,將第j擴增產物Pj從第j級PCR隔室轉移至第j+1級PCR隔室過程中,第j級PCR隔室和第j+1級PCR隔室都處于封閉狀態(tài),其中j為≥1的正整數(shù),并且在第j級PCR隔室和第j+1級PCR隔室之間設有封閉的或可封閉的連接通道,所述連接通道用于讓攜帶PCR擴增產物的固體顆粒從Pj級隔室或上游隔室轉移至Pj+1級隔室或下游隔室。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a)、(b)和(c)的整個過程中,所有的PCR隔室都處于封閉狀態(tài)。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病原體為奈瑟菌科(Neisseriaceae)細菌。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引物對為C trachomatis HiFi外側引物對即HiFi DNA Tech No.4003。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引物對為C trachomatis HiFi外側引物對即HiFi DNA Tech No.4004;且當i=2時,第三引物對與第二引物對相同。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病原體為奈瑟菌屬(Neisseria)細菌。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病原體為淋病奈瑟菌(N.gonorrhoeae)。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87967.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基于輪轂電機驅動的電動旋耕機
- 下一篇:一種3D打印系統(tǒng)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