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水稻種植循環經濟生態連鎖式經營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82930.0 | 申請日: | 2013-10-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269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2 |
| 發明(設計)人: | 陳開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開明 |
| 主分類號: | E04H5/08 | 分類號: | E04H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圓嘉禾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 地址: | 加拿大安*** | 國省代碼: | 加拿大;CA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稻 種植 循環 經濟 生態 連鎖 經營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稻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水稻種植循環經濟生態連鎖式經營系統。
背景技術
水稻原產亞洲熱帶,在中國廣為栽種后,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按照不同的方法,水稻可以分為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水稻所結稻粒去殼后稱大米或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為食。大米的食用方法多種多樣,有米飯、米粥、米餅、米糕、米線等。水稻除可食用外,還可以釀酒、制糖和作為工業原料,稻殼、稻稈也有很多用處。
但是,在現有的水稻種植業中,不能有效地對稻谷進行生態加工,從稻谷的選擇開始,隨后到碾米廠的初步加工,最后對谷殼和谷糠的利用等環節中,水稻自身的價值未能得到有效利用。這樣,水稻種植的附加值低,致使農民未能得到較多實惠,水稻的種植積極性不高。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本發明提供一種提高水稻種植附加值且節能環保的水稻種植循環經濟生態連鎖式經營系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水稻種植循環經濟生態連鎖式經營系統,包括再生能源發電中心、水稻種植基地、環保工業園、碾米廠、有機肥料廠和高溫裂解廠,所述再生能源發電中心為水稻種植基地、環保工業園、碾米廠、有機肥料廠和高溫裂解廠供電;所述再生能源發電中心為太陽能風能谷殼生物燃氣發電中心;
所述水稻種植基地收獲的稻谷送入環保工業園進行初步加工處理,產生的米糠制成家禽飼料,經過環保工業園進行初步加工后送入碾米廠進行精加工得到優質大米,同時碾米廠產生的谷殼送入高溫裂解廠進行處理,高溫裂解廠利用谷殼生產生物燃油的同時還得到生物燃氣和優質炭黑,所述生物燃氣送入發電中心,所述優質炭黑送入有機肥料廠進行加工,有機肥料廠生產出微生物有機菌肥,有機菌肥再運返到水稻種植基地作為土壤肥料用于水稻種植。
其中,所述系統還包括用于專攻超優稻的雜交和品種的選優扶狀研究的優質高產種子研究所,所述優質高產種子研究院研發得到的超優稻種送入水稻種植基地種植。
其中,所述水稻種植基地種植的超優稻種是采用亞熱帶植物研究所研發的惠農一號稻谷種子。
其中,所述水稻種植基地采用農墾設備進行耕種,所述農墾設備包括用于種植秧苗的插秧機,用于進行耕種作業的拖拉機和用于收割稻谷的收割機。
其中,所述再生能源發電中心包括用于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的太陽能板發電模組、用于將風能轉換為太陽能的風力電機發電模組和用于將生物質能轉換為電能的生物燃氣發電模組。
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1、本系統循環生產微生物有機肥料,并利用這些微生物有機肥料改善土壤,增加土地肥力,令土壤不再板結,全部有機種植,建立起環保的循環的安全食物鏈系統;
2、使用風力,太陽能和生物質燃油的可再生能源為各個加工環節供電,循環使用減少碳排放,減少環境污染,節能環保;
3、內部循環產業鏈自供自給的系統工程,形成經濟效益最優化和生產利用率最大化,提高水稻種植附加值;
4、利用再生能源系統形成一條可循環的水稻種植連鎖生態圈,在保證經濟收益的同時,實現自給自足的可持續發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水稻種植循環經濟生態連鎖式經營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如下:
10、水稻種植基地????????????11、環保工業園
12、碾米廠?????????????????13、高溫裂解廠
14、有機肥料廠?????????????15、再生能源發電中心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發明,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地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開明,未經陳開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8293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