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狹窄性膽管炎術后敷臍劑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81058.8 | 申請日: | 2013-10-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2054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2 |
| 發明(設計)人: | 徐紅玉;張愛芳;呂林林;程仁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紅玉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 | 分類號: | A61K36/899;A61P1/16;A61K35/5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5040 山東省淄博市張店***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狹窄 膽管 術后 敷臍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狹窄性膽管炎術后敷臍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狹窄膽管炎,是一種原因不明、病程緩慢的膽道病變。本病特點是肝內、外膽道的廣泛纖維化,其管壁明顯增厚而管腔則顯著狹窄,臨床表現除阻塞性黃疸以外,患者未能得到及時的診治,可導致膽汁性肝硬化和門靜脈高壓癥,并因肝功能衰竭和上消化道出血而死亡。本病的起因多樣化,主要與下列因素有關:①慢性非特異性感染:此病與潰瘍性結腸炎有關。在感染性腸病時,腸內細菌從門靜脈侵入膽道系統,形成慢性炎癥,膽管壁纖維組織增生,使膽管壁縮窄。②自身免疫性疾病:病人血清中的免疫復合物常高于正常人,這些物質沉淀于組織時,可引起局部炎癥。Badenheimer?測定病人血清中的免疫復合物,不論是否伴發潰瘍性結腸炎,他們血清中的免疫復合物都顯著高于健康對照組。伴有潰瘍性結腸炎的病人,血清中的抗核抗體、抗平滑肌抗體均有一定比例的陽性,支持了這些病人的發病與免疫因素有關的看法。但應用激素或免疫抑制藥治療,雖能改善癥狀,卻沒有改善膽管的病理變化,也不能改變病人的病程。③其他因素:該病與先天性因素、類圓線蟲感染、酒精中毒、石膽酸等因素有關。
本病的主要病理變化,肝內匯管區膽管壁和膽管周圍炎性細胞浸潤,主要是淋巴細胞,少有多核白細胞,偶爾可見巨噬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同時隨著病變的發展而有局灶的小點狀的壞死和纖維組織增生,膽管上皮細胞漸萎縮和消失,出現管壁硬化不光滑而增厚,最終引起膽管管壁的極度纖維化,以致管壁增厚而管腔異常狹窄呈串球樣,其管腔最細者僅如鉛筆芯,直徑不過2mm,病變范圍有時僅累及膽總管的一段,但也有膽總管的大部分甚至左、右肝管同時受累者。多數病例伴有慢性膽囊炎和肝十二指腸韌帶粘連成條索狀,幾乎是見不到膽管樣結構。同時有阻塞性黃疸和膽汁性肝硬化,至病變晚期則可出現門靜脈高壓癥和肝功能衰竭。
狹窄性膽管炎的自然病程從6?個月~15?年,許多無癥狀病例常常在發現時已經伴有肝硬化和門脈高壓癥,屬肝膽疾病中預后很差的病種,因其病因不清楚,在臨床方面仍然缺少有效的處理手段。對于合并門靜脈高壓者,應適當使用門體分流術。因門靜脈高壓癥時肝門處的門靜脈血管網怒張、壓力高,手術時常發生大量出血而難以進行,故可采用分期的手術方法。無論是分期手術還是全門體分流術,最大的術后并發癥為肝衰竭,該肝衰竭一部分源自狹窄性膽管炎本身,一部分來自門體分流術。但是由于本術式可以達到降低門靜脈壓力,防止門靜脈高壓并發癥的目的,止血和消除腹水的效果肯定,適用于肝功能Child-Pugh?C級等待肝移植的病人。
中醫治療該病多從“黃疸”論治:早期以清熱利濕為主,中期以活血化瘀為主,晚期以健脾利水為主。但是并未有報道用于狹窄性膽管炎外科分流術后使用的藥物,以降低門體分流術后肝衰竭出現。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技術任務是針對以上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療效肯定且副作用小的狹窄性膽管炎術后敷臍劑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狹窄性膽管炎外科分流術后使用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備而成:黃根10~30份、側耳6~12份、馬尾藻3~10份、枳茹6~12份、苦參3~10份、木賊6~12份、還筒子6~12份、貓爪草6~12份、山薄荷6~12份、蛤蚧1~5份、趕風柴3~10份、焦谷芽10~25份。
本發明中藥可按下列方法制備而成:
(1)將還筒子、側耳、苦參粗粉各自浸泡4小時后以水蒸氣蒸餾提取揮發油6小時,并收集后混合備用,藥渣備用;
(2)將蛤蚧、焦谷芽粉碎過150目篩,成細粉備用;
(3)將黃根、馬尾藻、枳茹、木賊、貓爪草、山薄荷、趕風柴和步驟1中所得藥渣混勻以5倍量80%乙醇提取2次,每次2小時,合并兩次乙醇提取液,濾過,回收乙醇并減壓濃縮成60℃時相對密度為1.25~1.30的浸膏;
(4)將步驟2中所得細粉加入步驟3中所得浸膏混勻,60℃烘干,粉碎成細粉,加入聚山梨酯-80制成顆粒,烘干,整粒,噴入步驟1中所得揮發油,混勻,分裝即得。
其中所述的:黃根,為茜草科三角瓣花屬植物黃根Prismatomeris?tetrandra?(Roxb.)?K.?Schum.,以根入藥。性味微苦;涼。功可涼血止血;利濕退黃;散瘀強筋。
側耳,為真菌類擔子菌綱傘菌目傘菌科側耳Pleurotus?ostreatus?(Jacq.?ex?Fr.)?Quel.,以子實體入藥。性味辛;甘;性溫。歸肝;腎經。功可追風散寒;舒筋活絡;補腎壯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紅玉,未經徐紅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8105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