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有限元三維模型網格快速過渡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80241.6 | 申請日: | 2013-10-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30463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1-11 |
| 發明(設計)人: | 王佳杰;王國星;許建平;張穎;王偉;牛超楠;單曉晨;吳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黑龍江工程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50030 黑龍江省哈***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有限元 三維 模型 網格 快速 過渡 方法 | ||
1.一種有限元三維模型網格快速過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通過以下步驟實現的:
步驟一、首先對大型復雜構件的三維立體模型進行不同區域的劃分:
根據構件不同部位計算數據變化梯度的大小劃分為重點區域(A)、過渡區域(B)和非重點區域(C);
步驟二、對重點區域A進行網格劃分:
在重點區域(A)內劃分數個立方體或長方體的網格,重點區域(A)的網格應密集;
步驟三、對過渡區域(B)進行過渡網格劃分:
過渡區域(B)環繞在重點區域(A)的下面、左側和右側,過渡區域(B)的截面形狀呈凹形,凹形上端面的中心點(O)與凹形下端面左端點(M)之間的斜面為左平分斜面(O-M),凹形上端面的中心點(O)至凹形下端面右端點(N)之間的斜面為右平分斜面(O-N),左平分斜面(O-M)與右平分斜面(O-N)之間的區域內設有由中心點(O)至凹形下端面的數個下斜面(O-S),數個下斜面(O-S)將左平分斜面(O-M)與右平分斜面(O-N)之間的夾角等分為數個銳角,凹形上端面與左平分斜面(O-M)之間的區域內設有數個左斜面(O-U),數個左斜面(O-U)將凹形上端面與左平分斜面(O-M)之間的夾角等分為數個銳角,凹形上端面與右平分斜面(O-N)之間的區域內設有數個右斜面(O-V),數個右斜面(O-V)將凹形上端面與右平分斜面(O-N)之間的夾角等分為數個銳角;
在過渡區域(B)上由內向外劃分為數個單元,數個單元從截面看,由內向外依次為第一單元凹形截面(1)、第二單元凹形截面(2)、第三單元凹形截面(3)、第四單元凹形截面(4)、第五單元凹形截面(5)、第六單元凹形截面(6)、第七單元凹形截面(7)和第八單元凹形截面(8),第一單元凹形截面(1)、第二單元凹形截面(2)、第三單元凹形截面(3)、第四單元凹形截面(4)、第五單元凹形截面(5)、第六單元凹形截面(6)、第七單元凹形截面(7)和第八單元凹形截面(8)、數個下斜面(O-S)、數個左斜面(O-U)和數個右斜面(O-V)將過渡區域(B)劃分為數個立體梯形網格,數個立方體或長方體網格由內向外、由小到大逐漸過渡;
步驟四、對非重點區域(C)進行網格劃分:
非重點區域(C)環繞在過渡區域(B)的外圍,非重點區域(C)的截面形狀呈凹形,在非重點區域(C)內劃分數個立方體或長方體的網格,非重點區域(C)的網格應稀疏,至此整個構件的網格劃分完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有限元三維模型網格快速過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三中左平分斜面(O-M)與凹形下端面之間的銳角為45°,右平分斜面(O-N)與凹形下端面之間的銳角為45°。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一種有限元三維模型網格快速過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三中過渡區域(B)內側的網格尺寸與重點區域(A)的正方形網格尺寸相匹配。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有限元三維模型網格快速過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四中非重點區域(C)內側的網格尺寸與過渡區域(B)外側的網格尺寸相匹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黑龍江工程學院,未經黑龍江工程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80241.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具收集電能功能的移動通信設備
- 下一篇:組裝式雙子粘滯耗能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