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步制備氟、氮雙摻氧化石墨烯的方法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79256.0 | 申請日: | 2013-10-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530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05 |
| 發明(設計)人: | 劉富池;湯怒江;鐘偉;都有為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1B31/00 | 分類號: | C01B3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陳建和 |
| 地址: | 210093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步 制備 氮雙摻 氧化 石墨 方法 裝置 | ||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一步制備氟、氮雙摻氧化石墨烯的方法和裝置。尤其是能實現氧化石墨烯、二氟化氙和尿素的有效分離和同步反應。
二、背景技術
自從氮摻雜氧化石墨烯被發現以來,由于其具有獨特的光電子特性,氮摻雜氧化石墨烯已被廣泛用于太陽能電池、鋰電池、超級電容以及光學等領域。而氟原子有很強的電負性,氟化石墨烯具有很強的穩定性。相關的研究表明氟化石墨烯是一種寬帶隙的半導體,在紫外區有明顯的熒光。理論研究表明,相對于一種原子的摻雜,同時進行兩種原子的摻雜將會降低不同原子之間的排斥作用,從而使摻雜更有效。目前報道的兩種原子摻雜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通常采用氣相沉積法,先完成其中一種反應溫度較高的摻雜,然后再進行溫度較低的摻雜。本申請人研究組不久前已經報道了氟、氮雙摻還原氧化石墨烯的方法,該方法是先利用氣相沉積法進行氮摻雜,然后再把氮摻雜所得的樣品通過消解罐加熱的方法進行氟摻雜。本發明方法是這種方法的有力補充,不需要特定的高溫爐和氨氣,且更簡單,易控制,且能一步同時完成氟和氮的雙摻,所得氟、氮雙摻雜氧化石墨烯的氟和氮含量高;且反應溫度低,所得氟、氮雙摻雜氧化石墨烯結構相比高溫反應所得樣品結構更完整,將能擴大氟、氮雙摻雜氧化石墨烯在光電材料方面的應用。本申請的一步制備氟、氮雙摻氧化石墨烯的方法和裝置是氟、氮雙摻石墨烯研究的重大發現。
三、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更簡易、更快捷和更有效的氟、氮雙摻雜氧化石墨烯的制備方法及制備裝置。本發明通過分別以尿素和二氟化氙為氮源和氟源、以消解罐作為反應室在200℃下反應制備氟、氮雙摻雜氧化石墨烯。與傳統方法相比,本發明工藝不不需要高溫爐等高溫處理設備,也不需要穩定的氨氣為氮源來完成實驗。因此,本發明工藝具有低成本、低溫反應的特征。并且,此制備工藝簡單、過程容易控制,適宜大規模生產。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制備氟、氮雙摻氧化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是以氧化石墨烯為原材料,分別以尿素和二氟化氙為氮源和氟源,將氧化石墨烯、二氟化氙和尿素分別放在制成的三層石英杯中,其中將氧化石墨烯放在三層石英杯的上層,二氟化氙放在三層石英杯的中層,尿素放在三層石英杯的下層,實現三者的有效分離;三層石英杯裝進聚四氟乙烯內杯,聚四氟乙烯內杯密閉;再把聚四氟乙烯內杯裝進不銹鋼外罐,用水管鉗把不銹鋼外罐的蓋子擰緊;把不銹鋼外罐放進烘干箱,在200±20℃下恒溫反應10-24小時,自然冷卻至室溫。氧化石墨烯、二氟化氙和尿素三者的質量比是0.8-1.2:0.8-1.2:50-150。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目前分別以尿素和二氟化氙為氮源和氟源、以消解罐為反應室在200℃左右的低溫下一步制備氟、氮雙摻雜氧化石墨烯從未見報道。用本發明的方法制備的氟、氮雙摻雜氧化石墨烯,氟、氮含量較高,其氟、氮原子個數百分含量分別達到5.30%和25.78%;而氧含量較低,其原子個數百分含量僅為8.66%。
用本發明制備的產品通過以下手段進行結構和性能表征:利用日本JEOL公司生產的JEM-200CX透射電子顯微鏡(TEM)直接觀察產品的形狀和尺寸;采用x射線電子能譜儀分析樣品的氮摻雜情況。
四、附圖說明
圖1是制備樣品所需三層的石英杯示意圖,從圖中可見上、中、下分層的石英杯能有效分離氧化石墨烯、二氟化氙和尿素,又能保證在加熱環境下同步反應。
圖2是氧化石墨烯的透射電鏡觀測結果,從圖中可見產品具有相對平整的二維的透明膜狀結構。
圖3是制備所得的氟、氮雙摻雜氧化石墨烯透射電鏡觀測結果,從圖中可見產品同樣具有相對平整的二維的膜狀結構,但其透明度有所下降,并且出現了較為明顯的皺褶。
圖4是氧化石墨烯和氟、氮雙摻雜氧化石墨烯x射線電子能譜圖,從圖中可見原始的氧化石墨烯(GO)在284.6eV和532eV出現了明顯碳峰和氧峰,而氟、氮雙摻雜氧化石墨烯(F,N-GO)則分別在400eV和685eV處多出現了兩個明顯的氟、氮峰,說明氟、氮原子已經成功摻進了氧化石墨烯。
五、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發明的實施例(實施例中所用試劑為化學純)。自行設計一個三層的石英杯,把50mg氧化石墨烯、50mg二氟化氙和6.0g尿素分別放在三層石英杯的上層、中層和下層,實現三者的有效分離;把三層石英杯裝進100ml規格的聚四氟乙烯內杯,聚四氟乙烯內杯密閉;再把聚四氟乙烯內杯裝進不銹鋼外罐,用水管鉗把不銹鋼外罐的蓋子擰緊,在200℃下反應10小時,自然冷卻至室溫,即得到所需的氟、氮雙摻氧化石墨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大學,未經南京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7925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前置下傳動式陶瓷分裝泵
- 下一篇:一種多功能調味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