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天-地-生”的城市群土地環境影響評價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478273.2 | 申請日: | 2013-10-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143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15 |
| 發明(設計)人: | 李景文;陸妍玲;黃志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桂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19/00 | 分類號: | G06F1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41006 廣***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城市群 土地 環境影響評價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于“天-地-生”的城市群土地環境影響評價方法。該方法從土地環境天、地、生方面,為土地環境質量評價提供一種結合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代數學和幾何學方法的基于“天-地-生”模式的城市群土地環境評價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推進,我國的城市空間形態開始由單體型城市向都市圈、城市帶等組合城市形態轉換,城市群概念被越來越廣泛地加以使用。目前城市群土地環境的研究現狀中,學者們的研究多圍繞在城市群地域結構、空間格局、空間承載力、城市競爭力等方面開展應用型土地利用變化規律的研究,理論和方法常采用地理學中的景觀論與區位論、社會學中的行為論以及相關經濟學理論等;而隨著數學與計算機技術的普及,定量化研究土地利用變化也形成熱點,模型大多側重于土地利用空間變化機制研究。由于土地環境具有幾大基本特性:整體性、區域性、動態性和相對穩定性,其環境要素類型較多且較復雜,具有較強的時空連續拓撲性。
因此,如何從土地環境的連續時空拓撲特性出發,構建科學的土地環境時空演變影響因子體系,提出全面的土地環境影響評價方法,從而提高政府決策的科學化程度,是土地環境評價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目前對土地環境演變的自然、經濟社會要素的時空單一性研究問題,克服缺少考慮土地環境的整體性、區域性、動態性和時空連續拓撲性的不足,提供一種基于“天-地-生”的城市群土地環境影響評價方法。
本發明的思路:從土地環境立體三維連續時空的角度出發,以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建立土地環境影響要素耦合系統的評價指標體系,從土地環境天、地、生3個方面,構建基于“天-地-生”模式的城市群土地環境要素交互作用的關聯度模型和耦合度模型,定量揭示出城市群土地環境系統天、地、生要素的耦合特征,進行城市群土地環境影響評價。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耦合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體系通過相互作用從一個向另一個傳輸能量的現象;概括的說耦合就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實體相互依賴于對方的一個量度。而土地環境作為一個相對完整且聯系緊密的生態和地理系統,是一個立體的三維空間連續實體。其立體空間構成物質可大致劃分為:地上層氣候、小氣候、部分植物、微生物和動物等;地表層有陸地水文、土壤、淺層地下水、部分植物、動物和微生物、人類活動的結果等;地下層有土壤層之下的巖石和深層地下水等。土地環境是各種自然的物理、化學、生物過程及人類的社會經濟活動的結果,并使之成為一個立體的三維連續空間。因此,可以把土地環境與其影響要素子系統通過各自的耦合要素產生相互作用關系而彼此影響的現象假定為土地環境影響要素耦合。基于土地環境天、地、生三個層面出發,其中“天”是指土地上層的大氣環境、氣候環境等天文氣象條件;“地”是指土地地表層的地形、地貌、水環境、地質構造、植被、水文、土壤等地理條件;“生”是指土地環境中的人類經濟發展模式、人口、社會經濟、土地利用方式、交通狀況和文化特征等人文社會條件,按照其相互作用的耦合程度,從而構建土地環境演變的“天-地-生”模式。
在土地環境系統中,天、地、生要素交互耦合關系為:土地要素變化作用于土地環境,而土地環境又產生反作用促使土地要素隨時空發生變化。例如人類活動的主要方式就是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在改變土地環境因子、景觀格局與物質能量循環的同時,影響了土壤的有機碳成分、土壤的養分循環和生態變化過程,也影響著區域土地環境系統服務功能;土壤水分時空變異是由多重尺度上的土地利用(植被)、氣象(降雨)、地形、土壤、人為活動等諸因子綜合作用的結果。在土地環境系統循環中,只有各要素相互作用才能驅動區域土地環境向良性的方向演化與發展,這種復雜作用關系由土地環境的多維影響要素來關聯。“天-地-生”模式揭示出土地環境演變中人地相互作用的循環鏈接關系,構成模式的基本層面;天、地、生各鏈節點的概念內涵總和構成準則層,并通過基本層面達到土地環境的整體演變。因此,“天-地-生”模式框架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系統的整體性、和諧性、永續性以及時空的連續性,是一個縱向時空3層面、橫向成鏈式、彼此緊密聯系的循環框架體系。
土地環境時空演變是由多重尺度上的土地環境多維要素(天、地、生)等多因子綜合作用的結果,而“天、地、生”土地環境要素與土地環境時空演變同時存在內在關聯性和規律性。將土地環境作為因變量Y,天、地、生綜合要素分別作為A、E、L,則Y隨時空變化的總量表達為:
Y=f(A,E,L)+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桂林理工大學,未經桂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7827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帶有振動篩的肥料粉碎機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種自動碾藥裝置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F 電數字數據處理
G06F19-00 專門適用于特定應用的數字計算或數據處理的設備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學,即計算分子生物學中的遺傳或蛋白質相關的數據處理方法或系統
G06F19-12 ..用于系統生物學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動態模型,遺傳基因管理網絡,蛋白質交互作用網絡或新陳代謝作用網絡
G06F19-14 ..用于發展或進化的,例如:進化的保存區域決定或進化樹結構
G06F19-16 ..用于分子結構的,例如:結構排序,結構或功能關系,蛋白質折疊,結構域拓撲,用結構數據的藥靶,涉及二維或三維結構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組學或蛋白質組學的,例如:基因型–表型關聯,不均衡連接,種群遺傳學,結合位置鑒定,變異發生,基因型或染色體組的注釋,蛋白質相互作用或蛋白質核酸的相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