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掛籃桁架靜載試驗裝置及靜載試驗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78118.0 | 申請日: | 2013-10-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288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2 |
| 發明(設計)人: | 鐘衛華;茍黎茜;宋德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十九局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99/00 | 分類號: | G01M99/00 |
| 代理公司: | 山西科貝律師事務所 14106 | 代理人: | 陳奇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掛籃 桁架 試驗裝置 試驗 方法 | ||
1.一種掛籃桁架靜載試驗裝置,包括錨固端支撐平臺(1)、支撐端支撐平臺(2)、后桁架懸臂端支撐平臺(3)、前桁架懸臂端支撐平臺(4)、后桁架(5)和前桁架(6),其特征在于,后桁架(5)水平設置在錨固端支撐平臺(1)、支撐端支撐平臺(2)和后桁架懸臂端支撐平臺(3)上,前桁架(6)水平設置在錨固端支撐平臺(1)、支撐端支撐平臺(2)和前桁架懸臂端支撐平臺(4)上,后桁架(5)與前桁架(6)是以左右方向的水平中軸線(20)為對稱軸對稱設置的,在后桁架(5)的錨固端與前桁架(6)的錨固端之間設置有錨固端鋼枕(7),在后桁架(5)的支撐端與前桁架(6)的支撐端之間設置有支撐端鋼枕(8),在后桁架(5)的錨固端的后側面上活動設置有錨固端上扁擔梁(9),在前桁架(6)的錨固端的前側面上活動設置有錨固端下扁擔梁(10),在錨固端上扁擔梁(9)與錨固端下扁擔梁(10)之間設置有2根錨固端對拉螺栓(11);在后桁架(5)的懸臂端的后側面上設置有后千斤頂(15),在后千斤頂(15)的后側端設置有懸臂端上扁擔梁(12),在前桁架(6)的懸臂端的前側面上設置有懸臂端下扁擔梁(13),錨固端對拉螺栓(14)依次將懸臂端上扁擔梁(12)、后千斤頂(15)、后桁架(5)的懸臂端、前桁架(6)的懸臂端和懸臂端下扁擔梁(13)對拉在一起;在后桁架(5)的錨固端設置有后桁架錨固端測位移百分表(17),在前桁架(6)的錨固端設置有前桁架錨固端測位移百分表(18),在后桁架(5)的懸臂端設置有后桁架懸臂端測位移百分表(19),在前桁架(6)的懸臂端設置有前桁架懸臂端測位移百分表(1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掛籃桁架靜載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后千斤頂(15)上設置有頂升力指示表。
3.一種掛籃桁架靜載試驗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分別放置錨固端支撐平臺(1)、支撐端支撐平臺(2)、后桁架懸臂端支撐平臺(3)和前桁架懸臂端支撐平臺(4);
第二步、將后桁架(5)水平設置在錨固端支撐平臺(1)、支撐端支撐平臺(2)和后桁架懸臂端支撐平臺(3)上,將前桁架(6)水平設置在錨固端支撐平臺(1)、支撐端支撐平臺(2)和前桁架懸臂端支撐平臺(4)上,后桁架(5)與前桁架(6)以左右方向的水平中軸線(20)為中心對稱軸前后對稱設置;在后桁架(5)的錨固端與前桁架(6)的錨固端之間放置錨固端鋼枕(7),在后桁架(5)的支撐端與前桁架(6)的支撐端之間放置支撐端鋼枕(8);
第三步、在后桁架(5)的錨固端的后側面的后側設置錨固端上扁擔梁(9),在前桁架(6)的錨固端的前側面的前側設置錨固端下扁擔梁(10),將2根錨固端對拉螺栓(11)穿接在錨固端上扁擔梁(9)與下扁擔梁(10)之間,并用螺母緊固,使后桁架(5)的錨固端、錨固端鋼枕(7)和前桁架(6)的錨固端拉接在一起;
第四步、在后桁架(5)的懸臂端的后側面的后側設置懸臂端上扁擔梁(12),在前桁架(6)的懸臂端的前側面的前側設置懸臂端下扁擔梁(13),將2根懸臂端對拉螺栓(14)穿接在懸臂端上扁擔梁(12)與懸臂端下扁擔梁(13)之間;將后千斤頂(15)放置在懸臂端上扁擔梁(12)與后桁架(5)的懸臂端之間,緊固懸臂端對拉螺栓(14)的兩端的螺母,使懸臂端上扁擔梁(12)、后千斤頂(15)、后桁架(5)的懸臂端、前桁架(6)的懸臂端和懸臂端下扁擔梁(13)拉接在一起;
第五步、在后桁架(5)的錨固端的后側設置后桁架錨固端測位移百分表(17),在后桁架(5)的懸臂端的前側設置后桁架懸臂端測位移百分表(19);在前桁架(6)的錨固端的前側設置前桁架錨固端測位移百分表(18),在前桁架(6)的懸臂端的后側設置前桁架懸臂端測位移百分表(16);
第六步、啟動頂升后千斤頂(15),使后桁架(5)的懸臂端承受向前的頂力,與此同時,使前桁架(6)的懸臂端承受向后的拉力,當后千斤頂(15)上的壓力表值指示為設定預壓力的10%時,保持壓力至桁架變形量穩定后,讀取并記錄后桁架錨固端測位移百分表(17)、前桁架錨固端測位移百分表(18)、后桁架懸臂端測位移百分表(19)和前桁架懸臂端測位移百分表(16)的讀數;
第七步、當后千斤頂(15)上的壓力表值指示為設定預壓力的80%時,保持壓力至桁架變形量穩定后,讀取并記錄后桁架錨固端測位移百分表(17)、前桁架錨固端測位移百分表(18)、后桁架懸臂端測位移百分表(19)和前桁架懸臂端測位移百分表(16)的讀數;
第八步、當后千斤頂(15)上的壓力表值指示為設定預壓力的100%時,保持壓力至桁架變形量穩定后,讀取并記錄后桁架錨固端測位移百分表(17)、前桁架錨固端測位移百分表(18)、后桁架懸臂端測位移百分表(19)和前桁架懸臂端測位移百分表(16)的讀數;
第九步、對第六步、第七步和第八步記錄的桁架錨固端和桁架懸臂端的百分表讀數進行分析,分別得出后桁架(5)和前桁架(6)的懸臂端在最大荷載時的彈性變形量以及彈性變形量與壓力負荷的線形函數關系,為后期采用掛籃施工時提供模板標高的安裝參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十九局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十九局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7811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飲料灌裝機的閥的驅動裝置
- 下一篇:一種橋梁測力測壓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