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量子點薄膜及背光模組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473832.0 | 申請日: | 2013-10-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878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1 |
| 發明(設計)人: | 劉光;肖志宏;丁清華;吳智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家港康得新光電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5/02 | 分類號: | G02B5/02;F21V5/08;G02F1/133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常亮 |
| 地址: | 215634 江蘇省蘇州市張***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量子 薄膜 背光 模組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量子點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量子點薄膜及背光模組。
背景技術
液晶顯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ED)背光源大多采用冷極熒光管(Cold?cathode?fluorescent?lamp,CCFL),但是隨著市場的需要,發光二極管(Light?emitting?diode,LED)因其體積小、省能和環保等特性逐漸取代CCFL作為液晶顯示器背光源。
應用在背光模組中的白光LED,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通過LED自身發出的藍光,激發黃色熒光粉,兩色混合形成白光;另一種是LED單元通過三原色LED光源混合形成白光;第三種是LED藍色光,通過激發紅色和綠色兩種量子點熒光粉,三色光混合形成白光。其中第三種方法是現在研究比較多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能夠提高顯示器的色域從70%NTSC到100%NTSC。
紅色和綠色量子點可以放置在三種位置上:第一是在LED芯片上;第二是在導光板的邊緣;第三是在背光模組內。第一種位置量子點的用量很少,但是LED芯片有很高的溫度,量子點使用壽命短。第三種一般是把量子點分散到膜片上,離LED最遠,溫度低,但是量子點用量大,成本高。第二種量子點用量介于第一種和第二種之間,一般用到大尺寸顯示器比較合適。
在LED藍光激發紅色和綠色量子點,混合形成白光的過程中,量子點的光轉化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響著量子點的用量。提高光轉化效率的方法就是提高量子產率(Quantum?Yield),這與量子點的種類、結構和粒徑大小都有關系,現階段量子產率能夠提高的范圍已經非常的有限。
量子點薄膜的厚度大概在幾十到一百微米左右,在這么薄的厚度下,量子點的光轉化率是很低的,現有技術中通常通過增加量子點含量來提高量子點的光轉化率,然而由于量子點價格昂貴,會使成本增加。
由于量子點成本高,現在研究比較多的是第三種把量子點分散到膜片上,主要考慮的是附加值比較高的小尺寸液晶屏幕。由于量子點的量子產率是一定的,所以如何提高光轉化率是降低成本的關鍵。
因此,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有必要提供一種量子點薄膜及背光模組。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量子點薄膜及背光模組,其量子點利用率高、光轉化效率高、且成本低。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量子點薄膜,包括量子點層,所述量子點層包括基質及若干均勻分散于基質中的量子點,所述基質中還包含若干均勻分散的擴散粒子,所述擴散粒子與基質之間折射率差大于0.01,擴散粒子用于對基質內的入射光線進行散射,增加光線通過量子點層的光程。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擴散粒子為無機粒子、有機高分子粒子中的一種或兩種。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無機粒子包括SiO2、TiO2、Al2O3、CaCO3、BaSO4中的一種或多種。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有機高分子粒子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PS、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聚氨酯PU、有機硅聚合物中的一種或多種。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擴散粒子為單一粒徑分散或多種粒徑混合分散。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擴散粒子的直徑為0.1um~20um。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擴散粒子的直徑為1um~15um。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擴散粒子與基質之間折射率差大于0.03。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擴散粒子在基質中含量為0.1%~10%。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擴散粒子在基質中含量為1%~5%。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量子點的直徑為1~10nm。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基質內的入射光線為藍光時,量子點包括綠色量子點和紅色量子點。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量子點材料包括第Ⅱ主族與第Ⅵ主族中的元素形成的第一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種、第Ⅲ主族與第Ⅴ主族中的元素形成的第二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種、所述第一化合物和/或所述第二化合物中的多種包覆形成的核殼結構化合物或者摻雜納米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家港康得新光電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張家港康得新光電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7383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營養組合物及其應用
- 下一篇:智能家居無線控制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