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測量電纜終端瓷套管漏油故障的方法及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73564.2 | 申請日: | 2013-10-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2877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2 |
| 發明(設計)人: | 祁宏昌;莫潤陽;吳倩;陸浩臻;黃嘉盛;牛海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供電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3/28 | 分類號: | G01M3/28;G01F23/296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謝偉;曾旻輝 |
| 地址: | 51062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測量 電纜 終端 套管 漏油 故障 方法 設備 | ||
1.一種測量電纜終端瓷套管漏油故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設定電纜終端瓷套管無漏油故障時絕緣油液面對應的標準位置;
S2:排列布置第一探頭于電纜終端瓷套管外壁的第一位置,排列布置第二探頭于電纜終端瓷套管外壁的第二位置;
S3:第一探頭向瓷套管發出探測波并接受從瓷套管與管內物質的界面之間反射的第一反射波,所述第二探頭向瓷套管發出探測波并接受從瓷套管與管內物質的界面之間反射的第二反射波;
S4:比較所述第一反射波與第二反射波,當所述第一反射波的反射率與第二反射波的反射率相等時,移動所述第一探頭,至所述第一反射波的反射率與第二反射波的反射率不相等時確定臨界位置;當所述第一反射波的反射率與第二反射波的反射率不相等時,移動所述第一探頭至所述第一反射波的反射率與第二反射波的反射率相等時確定臨界位置;
S5:獲取所述臨界位置在電纜終端瓷套管中的位置并與標準位置比較。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測量電纜終端瓷套管漏油故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2中,所述第一位置為電纜終端瓷套管外壁的其中一個傘群間,所述第二位置為電纜終端瓷套管外壁的另一個傘群間。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測量電纜終端瓷套管漏油故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2與S3之間還包括步驟:將第一探頭與電纜終端瓷套管外壁耦合,將第二探頭與電纜終端瓷套管外壁耦合。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測量電纜終端瓷套管漏油故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第一探頭與電纜終端瓷套管外壁耦合,將第二探頭與電纜終端瓷套管外壁耦合的步驟包括清理電纜終端瓷套管外壁、給電纜終端瓷套管外壁刷涂耦合劑、將第一探頭以及第二探頭通過正壓力貼于耦合劑上的步驟。
5.如權利要求1-4任意一項所述的測量電纜終端瓷套管漏油故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3中,所述探測波為超聲縱波。
6.一種測量電纜終端瓷套管漏油故障的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探頭,用于從瓷套管外壁向瓷套管內發出探測波并接受從瓷套管與管內物質的界面之間反射的第一反射波;
第二探頭,用于從瓷套管外壁向瓷套管內發出探測波并接受從瓷套管與管內物質的界面之間反射的第二反射波;
探測波發生與接收器,用于向所述第一探頭與第二探頭提供探測波以及接收從所述第一探頭與第二探頭接受的第一反射波與第二反射波;
運算器,用于比較所述第一反射波與第二反射波以及獲取所述第一探頭在瓷套管中的位置并與標準位置比較。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測量電纜終端瓷套管漏油故障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探頭與第二探頭分別通過耦合塊設置于瓷套管外壁。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測量電纜終端瓷套管漏油故障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運算器包括示波器與計算機。
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測量電纜終端瓷套管漏油故障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探頭與第二探頭均包括絕緣殼體以及安裝于所述絕緣殼體一端的有機玻璃觸塊,所述有機玻璃塊一側為凹曲面外,另一個側為斜面,所述斜面的與豎直方向所稱角度與瓷套管的錐度相同。
10.如權利要求6-9任意一項所述的測量電纜終端瓷套管漏油故障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測波為超聲縱波,所述第一探頭與第二探頭采用單發單收工作模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供電局有限公司,未經廣州供電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73564.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輸入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觸控設備及其顯示控制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