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殺蟲組合物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473388.2 | 申請日: | 2013-10-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938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8 |
| 發明(設計)人: | 吳一凡;詹姆斯·T·布里斯托;羅昌炎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龍燈化學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N57/16 | 分類號: | A01N57/16;A01P7/04;A01P7/02;A01P5/00;A01N37/42 |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奚勝元 |
| 地址: | 215301 江蘇省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殺蟲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藥殺蟲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殺蟲組合物以及殺螨方法。
背景技術
化學防治是農業上預防和控制害蟲的一個重要手段。然而,當前,由于害蟲等的種類、生存特性,生存環境等導致的效果差、抵抗性發達等原因有時不能夠有效進行防除。特別是對鱗翅目、鞘翅目、雙翅目、同翅目、半翅目、膜翅目、纓翅目、蛛形綱和線蟲綱等的有害生物而言,利用常規藥劑進行防控正變得日益困難。因此,為了能有效的防除不可能防除的或防除困難的有害生物而尋求一種新的手段及方法。
螨類俗稱紅蜘蛛,屬蛛形綱害蟲,是為害果樹、棉花、茄科、蔬菜和觀賞花卉等多種作物的重要害蟲之一,常見的害螨多屬于真螨目和蜱螨目。螨類主要為害植物的葉、莖和花等,刺吸植物的莖葉,初期葉正面有大量針尖大小失綠的黃褐色小點,后期葉片從下往上開始失綠卷縮、甚至脫落。有時從植株中部葉片開始發生,葉片逐漸變黃、脫落。害螨發生世代多,繁殖能力強,在適宜的溫濕度條件下,能在較短時間內螨蟲數量能迅速成倍增長,給農作物造成很大危害。害螨對殺螨藥劑易產生抗藥性,如果在嚴重發生時未及時防治,受害作物的葉片會失綠發白,提前凋落。在熱帶及溫室條件下,全年都可發生。溫度的高低決定了螨類各蟲態的發育周期、繁殖速度和產卵量的多少。干旱炎熱的氣候條件往往會導致其大發生。
由于螨類發生量大,繁殖周期短,隱蔽,抗性上升快,難以防治,所以使用化學農藥制劑仍然是防治農業生產上螨害的主要方法。
其中化學農藥制劑包括:
丁氟螨酯(英文通用名:Cyflumetofen),化學名稱為:(RS)-2-(4-特丁基苯基)2-氰基-3-氧代-3-(α、α、α-三氟-鄰甲基苯)丙酸-2-甲氧乙基酸。其分子結構式為:
丁氟螨酯是由日本大冢化學公司開發的新型酰基乙腈類殺螨劑,與現有殺蟲劑無交互抗性,在土壤和水中迅速代謝、分解,對環境友好。2007年首次在日本獲準登記并銷售,用于防治果樹、蔬菜、茶樹等農作物和花卉上的各類害螨,對各個生長階段的害螨均有很高的活性,對若螨的活性更顯著;同時對小菜蛾、斜紋夜蛾、二化螟、稻飛虱、桃蚜等害蟲及稻瘟病、白粉病、霜霉病等病害也具有一定防治作用;對各種植物均無藥害,對哺乳動物及水生生物、有益生物、天敵等非靶標生物均十分安全。
三唑磷(Triazophos),又名特力克,化學名稱:O,O-二乙基-O-(1-苯基-l,2,4-三唑-3-基)硫代磷酸酯,其分子結構式為:
三唑磷是一種高效、廣譜殺蟲、殺螨劑,屬有機磷類農藥,抑制害蟲的神經系統,導致害蟲死亡,具有強烈的觸殺和胃毒作用,殺蟲效果好,殺卵作用明顯,滲透性較強,無內吸作用。不易產生抗性。主要用于防治果樹,棉花,糧食類作物上的鱗翅目害蟲、害螨、蠅類幼蟲及地下害蟲等。
然而,由于目前丁氟螨酯單價過高,單獨使用丁氟螨酯防治害螨時用藥量較大、成本較高,并且重復該單種殺螨劑使害蟲容易產生抗性,且丁氟螨酯速效性較差,無法在蟲害爆發之初實現較好的控制;而單獨使用三唑磷防治害螨時,雖然速效性較好,能夠在使用之后大量殺死蟲害,但是持效性不佳,殺蟲效果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大大減弱。
故,急需對現有技術進行改進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為解決上述至少一個問題或其至少一個方面,特別是為有效控制有害生物,經大量生物測試篩選,本發明人出乎意料的發現可將式(I)活性化合物(丁氟螨酯)和式(II)活性化合物(三唑磷)組合用于有效預防或控制有害生物。此組合的效果特別好。
因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含(I)活性化合物(丁氟螨酯)和式(II)活性化合物(三唑磷)的殺蟲組合物及其用途。?
本發明一種殺蟲組合物是采取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殺蟲組合物,包括式(I)活性化合物丁氟螨酯
(式I)
以及式(II)活性化合物三唑磷
(式II)
一種殺蟲組合物,式(I)活性化合物與式(II)活性化合物的重量比為1:100-100:1。
一種殺蟲組合物,式(I)活性化合物與式(II)活性化合物的重量比為1:50-50:1。
一種殺蟲組合物,式(I)活性化合物與式(II)活性化合物的重量比為1:25-25:1。
一種殺蟲組合物,式(I)活性化合物與式(II)活性化合物的重量比為1:10-10: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龍燈化學有限公司,未經江蘇龍燈化學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7338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