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熔煉TA10鑄錠的鎳鉬中間合金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71854.3 | 申請日: | 2013-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4077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9 |
| 發明(設計)人: | 蘇舒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寶雞市辰炎金屬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C1/02 | 分類號: | C22C1/02;C22C3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宋秀珍 |
| 地址: | 721013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熔煉 ta10 鑄錠 中間 合金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中間合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熔煉TA10鑄錠的鎳鉬中間合金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中間合金作為一種冶金行業重要的添加劑,其作用在于熔煉含熔點差異很大的合金時,預制備用的中間合金要比純元素的熔點低,保證添加元素相熔。傳統熔煉TA10鑄錠的時候,一般采用添加Ti-32Mo、純鎳條或者鎳屑,來進行元素平衡。縱觀整個添加過程,存在以下幾個弊端:1、純金屬元素添加,勢必存在偏析情況,添加鎳條或者鎳屑,鎳的密度較大,不能保證其流動性,因此會造成局部或者微觀偏析,對人工布料工藝要求嚴格;2、Ti-32Mo中間合金,一般采用真空自耗爐制備,由于自耗爐溫升一定,Mo自身熔點高、密度大,與海綿鈦熔點、密度差異很大,故在制備過程中相熔性很差,偏析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又因自身含Mo量較高,后續作為TA10中間合金添加的量少,所以即使布料時控制再均勻,也無法避免微觀偏析。上述方法布料工藝難度大,由于需要兩次添加,才能滿足合金成分要求,故對操作人員責任心、人機效率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用于熔煉TA10鑄錠的鎳鉬中間合金制備方法,將純鎳和純鉬直接制備成為中間合金,降低鎳鉬合金的熔點,彌補傳統熔煉TA10鑄錠時添加中間合金的種種不足。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用于熔煉TA10鑄錠的鎳鉬中間合金制備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1)將純鎳棒和鉬棒分別車削成厚度為1-2mm的屑狀物,然后將車削好的屑狀物分別放入錘式破碎機中破碎成長度為5-20mm的鎳屑和鉬屑;將鎳屑和鉬屑進行清洗、除油并自然晾干后放入烘干室,加溫至75℃,保溫12小時進行烘干;
2)將經過烘干的母料鎳屑加入中頻感應爐的坩堝中,同時將鉬屑加入置于中頻感應爐內的二次加料斗中;
3)將中頻感應爐內抽真空至0.6~0.1Pa時開始加熱熔煉;
4)升溫至1500℃-1700℃,保溫15-20分鐘,觀察當母料鎳屑熔化率超過45%時,開始加入鉬屑,并充入氬氣進行氣體保護,繼續升溫保證溫度在1900℃,保溫20-30分鐘,使熔液中的雜質充分上浮至熔池表面;
5)將溶液澆鑄進入定模,然后冷卻至室溫即可。
上述步驟2)中,所述中頻感應爐采用串聯諧振式中頻感應爐,它的逆變器件為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模塊,感應線圈設計采用反并繞技術,感應線圈的設計功率與實際運行功率的誤差不大于5%。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的優點:
1、采用串聯諧振式(IGBT)的中頻感應熔煉爐,它的逆變器件為一種新型IGBT模塊(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德國生產),它主要用于熔煉普通碳素鋼、合金鋼、鑄鋼、相對難容有色金屬等。它具有熔化速度快、節能、高次諧波污染低等優點。線圈設計結合感應爐的實際使用情況,根據電磁場原理,通過計算機專業軟件的計算而確定的較佳方案,采用最新線圈反并繞技術(雙感應圈并聯),更好的聚集磁場,提高磁場攪拌力,感應線圈的設計功率與實際運行功率的誤差不大于5%,線圈的絕緣,特別是匝間絕緣采用先進的絕緣處理辦法來保證,專用的夾緊技術能有效地減少線圈的軸向振動;
2、鎳鉬合金是一種機械混合物合金,具有在不改變原有金屬晶格和性能的前提下,熔點更低的特點,熔點為1380℃左右,更利于后續工序的利用;
3、熔煉制備工藝決定鎳鉬合金成份均勻、雜質含量更低,采用真空中頻爐,熔煉過程本身是一次提純過程;在合金制備過程中,最主要的雜質為鎳和鉬的氧化物,后續的熔煉過程很難將其熔化,多為難熔物殘存于材料之中;其中鎳的氧化物NiO,密度為6.6g/cm3,熔點為1984℃,但在真空狀態下,300℃加熱十分鐘,即可還原成為金屬鎳;鉬的氧化物兩種為三氧化鉬和二氧化鉬,三氧化鉬密度4.692g/cm3左右,二氧化鉬的密度為6.44g/cm3,二者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二氧化鉬為難熔物,但由于其密度比母合金密度小,所以在不斷的電磁攪拌作用下,可伴隨雜質上浮至熔池上表面,所以說采用真空中頻爐熔煉,本身就是一次提純過程;
4、Ni-Mo32%(Mo含量32%)成份,一次添加便可以達到理論TA10化學成份要求,人機效率更高,更便捷,可操作性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寶雞市辰炎金屬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寶雞市辰炎金屬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7185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發送裝置、接收裝置、發送方法及接收方法
- 下一篇:基站裝置和無線通信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