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折流式電解反應槽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71318.3 | 申請日: | 2013-10-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667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25 |
| 發明(設計)人: | 熊道文;熊珊;禹芝文;陳湘斌;游建軍;虞少嵚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電顧問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湖南永興國水水處理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463 | 分類號: | C02F1/463;C02F1/62 |
| 代理公司: | 長沙正奇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盧宏 |
| 地址: | 410014 ***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折流式 電解 反應 | ||
1.一種折流式電解反應槽,所述反應槽內腔由前至后布置有若干塊電解極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槽內腔兩側壁設有與電解極板(3)垂直的惰性極板(7),惰性極板(7)與電解極板(3)之間有間隙;所述反應槽內腔由隔板(14)分為前端反應腔(1)、中間反應腔(10)和后端反應腔(11);所述前端反應腔(1)一側與進水口(6)連通,前端反應腔(1)另一側的底部與中間反應腔(10)一側連通,所述中間反應腔(10)另一側的底部與后端反應腔(11)一側連通,所述后端反應腔(11)另一側的底部與出水口(8)連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反應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反應腔(1)與中間反應腔(10)的連通處,以及中間反應腔(10)與后端反應腔(11)的連通處均設有攪拌曝氣管(5)。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反應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反應腔(1)通過A連通溝(12)與中間反應腔(10)連通;所述中間反應腔(10)通過B連通溝(13)與后端反應腔(11)連通;所述攪動曝氣管(5)設置在A連通溝(12)和B連通溝(13)內。
4.如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反應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極板(7)與電解極板(3)之間的間隙為1~2cm。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反應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槽內腔的寬度為0.5~0.7m。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反應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槽內腔底部設有電解極板安裝基座(9);反應槽內腔頂部設有電解極板固定桿(4)。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反應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解極板(3)下方設有穿過隔板的曝氣管(2)。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反應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塊電解極板(3)彼此之間的間距為1~3cm。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反應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極板為網狀電極或者實心平板電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電顧問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湖南永興國水水處理有限公司,未經中國水電顧問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湖南永興國水水處理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71318.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