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回傳鏈路上實現載波聚合的方法、中繼節點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71225.0 | 申請日: | 2013-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015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8 |
| 發明(設計)人: | 盧堯;李軼群;李福昌;顧旻霞;徐克航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中訊郵電咨詢設計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72/04 | 分類號: | H04W72/04;H04L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劉芳 |
| 地址: | 10003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回傳鏈 路上 實現 載波 聚合 方法 中繼 節點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回傳鏈路上實現載波聚合的方法、中繼節點。
背景技術
高級長期演進系統(Long?Term?Evolution?Advance,LTE-A)提出了載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CA)技術,其目的是為具有相應能力的用戶設備(User?Equipment,UE)提供更大的寬帶,以提高UE的峰值速率。LTE系統中,系統支持的最大下行傳輸帶寬為20MHz,載波聚合是將兩個或者更多的分量載波(Component?Carriers,CC)聚合起來支持大于20MHz,最大不超過100MHz的下行傳輸帶寬。
LTE-A還提出了多層次混合組網(Heterogeneous?Network,Het?Net)的網絡結構,在LTE-A的R10版本中引入了中繼(relay)技術來提高網絡的覆蓋能力和容量。通常定義用戶設備(User?Equipment,UE)和中繼節點之間的鏈路為接入鏈路,而中繼節與網絡側之間的鏈路為回傳鏈路。
現有技術中的CA技術主要針對下行數據傳輸所使用的載波進行聚合,無法判斷上行鏈路是否進行載波聚合,從而影響數據的傳輸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回傳鏈路上實現載波聚合的方法、中繼節點,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無法判斷上行鏈路是否進行載波聚合,從而影響數據的傳輸效率的問題。
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回傳鏈路上實現載波聚合的方法,包括:
中繼節點接收用戶設備發送的上行數據;
所述中繼節點根據主載波上實際承載數據的傳輸速率、所述上行數據所需的傳輸速率判斷對所述中繼節點和宏基站之間的回傳鏈路是否進行載波聚合;
若判斷需要對所述回傳鏈路進行載波聚合,且確定所述回傳鏈路進行載波聚合所需的輔載波后,則所述中繼節點將所述上行數據通過所述回傳鏈路上的所述輔載波和所述主載波傳輸給所述宏基站。
另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中繼節點,包括:接收模塊、判斷模塊、處理模塊和發送模塊;
所述接收模塊,用于接收用戶設備發送的上行數據;
所述判斷模塊,用于根據主載波上實際承載數據的傳輸速率、所述上行數據所需的傳輸速率判斷對所述中繼節點和宏基站之間的回傳鏈路是否進行載波聚合;
所述處理模塊,用于確定回傳鏈路進行載波聚合所需的輔載波;
所述發送模塊,用于將所述上行數據通過所述回傳鏈路上的所述輔載波和所述主載波傳輸給所述宏基站。
本發明提供的回傳鏈路上實現載波聚合的方法、中繼節點,中繼節點接收用戶設備發送的上行數據;并根據主載波上實際承載數據的傳輸速率、上行數據所需的傳輸速率判斷對該中繼節點和宏基站之間的回傳鏈路是否進行載波聚合;若判斷需要對該回傳鏈路進行載波聚合,且確定回傳鏈路進行載波聚合所需的輔載波后,則該中繼節點將該上行數據通過該回傳鏈路上的輔載波和主載波傳輸給該宏基站,實現了對上行鏈路進行載波聚合,從而提高了數據的傳輸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提供的回傳鏈路上實現載波聚合的方法一個實施例的流程圖;
圖2為本發明提供的回傳鏈路上實現載波聚合的方法另一個實施例的流程圖;
圖3為本發明提供的中繼節點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為本發明提供的回傳鏈路上實現載波聚合的方法一個實施例的流程圖。如圖1所示,以下步驟的執行主體可以為LTE-A網絡中的中繼節點,該回傳鏈路上實現載波聚合的方法具體包括:
S101,中繼節點接收用戶設備發送的上行數據;
設置在LTE-A網絡中的中繼節點可以通過接入鏈路上的載波接收用戶設備如手機、Pad、便攜式手提電腦等發送的上行數據。
S102,中繼節點根據主載波上實際承載數據的傳輸速率、該上行數據所需的傳輸速率判斷對該中繼節點和宏基站之間的回傳鏈路是否進行載波聚合;
其中,該主載波為中繼節點和宏基站之間的回傳鏈路上用于傳輸上行數據的原載波。中繼節點根據該主載波上實際承載數據的傳輸速率(數據傳輸時的比特率)、與接收的用戶設備發送的上行數據所需的傳輸速率的大小關系進行比較,從而判斷對該中繼節點和宏基站之間的回傳鏈路是否進行載波聚合,即是否需要除主載波以外的其他載波對該用戶設備發送的上行數據進行傳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中訊郵電咨詢設計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中訊郵電咨詢設計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7122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