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地震反演低頻模型的構建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471113.5 | 申請日: | 2013-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70066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29 |
| 發明(設計)人: | 魏超;李勁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V1/28 | 分類號: | G01V1/28;G01V1/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聞 |
| 地址: | 100007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地震 反演 低頻 模型 構建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關于地球物理勘探技術領域,特別是關于地震模型的構建技術,具體的講是一種地震反演低頻模型的構建方法。
背景技術
地震勘探是在地表激發人工震源,由震源引起的震動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地下傳播,并在一定的條件下向上反射傳回地表,然后由檢波器記錄反射回來的地震波,從而得到地震記錄(也叫地震資料)。地震記錄是經由地下介質而得到的,必然受到地下介質物理性質(如巖性、密度、孔隙度等)的影響,其中不僅包含有反射波,還包含有噪聲、直達波、面波等。要利用地震記錄進行地下儲層的油氣預測,首先需要進行數據處理,去除各種噪聲、直達波和面波。地震記錄中的面波能量非常強,頻率僅在十幾赫茲以內,通常在頻率域對其進行去除。處理后的地震記錄,其頻率一般從十幾赫茲到幾十赫茲,十幾赫茲以下的頻率量值很小。
地震反演是地震儲層預測的一項核心技術,是利用各種優化方法將地震資料轉換成地下介質的物性參數(如縱波速度、橫波速度、密度等)以進行儲層預測。由于地震資料缺失十幾赫茲以下的數據,在地震資料反演中通常僅僅得到和地震頻帶匹配的地下介質物性參數數據,而無法得到地下介質物性參數的背景值(也即為物性參數的低頻值),也就難以進行儲層的定量化預測。在實際反演中,通常的做法是利用地震工區內的測井數據進行井震標定,在地震層位的約束下,利用經過標定的測井數據進行數學插值以建立地下介質物性參數的低頻模型(也叫初始模型),再利用初始模型進行反演以得到相對精確的地下介質物性參數。
現有技術中的地質建模主要利用測井數據進行數學插值,但無論插值方式多先進,都難以完全反應地下構造在空間上的真實變化,尤其在測井數量稀少的勘探階段更是如此。因此,利用測井數據插值得到初始模型進行反演,難以在儲層預測中實現定量化描述。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地震反演低頻模型的構建方法,首先基于初始模型進行反演,對反演結果高通濾波得到和地震頻帶匹配的中高頻反演結果,然后對初始模型引入趨勢驅動進行改變后加上中高頻反演結果,將其作為模型再次進行反演,這一過程中高頻結果不變,僅采用趨勢驅動方式逐步恢復真實低頻,提高反演精度,為復雜區地震勘探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地震反演低頻模型的構建方法,包括:采集經過保幅處理的地震資料、地震工區內相應的測井數據;根據已知先驗地質層位與鉆井層位對所述的測井數據進行井震標定;對經過井震標定的測井數據進行插值,以建立波阻抗的初始模型;根據所述地震資料對所述的初始模型進行優化,得到優化波阻抗;對所述的優化波阻抗進行高頻濾波,得到高頻反演結果;對所述初始模型利用趨勢驅動進行改變,得到改變模型;根據所述的改變模型以及高頻反演結果得到新模型;根據所述的地震資料對所述的新模型進行優化,得到最優波阻抗;根據所述的最優波阻抗以及所述的高頻反演結果確定地震反演低頻模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地震反演低頻模型的構建方法,在反演過程中提出利用趨勢驅動的方式來逐步恢復地下介質物性參數的真實低頻背景,突破了現有地質建模主要采取測井插值的瓶頸,解決了因地震數據低頻缺失導致反演結果難以定量化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反演精度,在地下復雜儲層的預測中有明顯的效果。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地震反演低頻模型的構建方法的流程圖;
圖2為圖1中的步驟S104的具體流程圖;
圖3為圖2中的步驟S201的具體流程圖;
圖4為圖2中的步驟S203的具體流程圖;
圖5為圖1中的步驟S108的具體流程圖;
圖6為圖5中的步驟S501的具體流程圖;
圖7為圖5中的步驟S503的具體流程圖;
圖8(a)為本發明具體實施例中所用檢驗井的實際波阻抗數據示意圖;
圖8(b)為本發明具體實施例中檢驗井實際波阻抗數據低頻部分和低頻波阻抗模型的對比示意圖;
圖8(c)為本發明具體實施例中檢驗井實際波阻抗數據的高頻部分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47111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